山水画法图解,山水画基本功图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23:01:08

三、师法自然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古人,不如师造化。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箴言。古人强调意在笔先,但并非是主观臆造,而是以自然山水之美为依据的。他们首先是面对真实的山水饱游沃看,使描绘对象历历罗列于胸中之后,又认识到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才取其精粹,进行集中、概括、夸张、提炼和典型化处理。

山水画法图解,山水画基本功图解(5)

善师造化者能得大自然的灵和神,不善师造化者,虽力求形似,而所得其反,仅仅成了一种绘画形式而已。画山水要和自然物象交友,要虔诚地对待描绘对象,弄清楚峰、岭、岩、崖、峦、坡和各种物象的变化规律。郭熙讲过画山水须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地,使观者赏心悦目,这是对山水画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对自然物象的细心观察,又没有记录下山石林泉中的形式关系,在作品中找不到自然中的依据,都是陈规旧套,如何能感动人呢?要感悟自然山水的灵气,了解地理、地貌、地区的特点构成和气象变化等其他知识。对山水景物的来龙去脉、组织结构领会深刻,理解清楚,并能牢固记住。

清代画家石涛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多看、多记。要全面的、细致地从不同角度是观察,深入地认识理解物象,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笔奇造化。进而把心中的山川变为画上的山川,以自然山水之美为依据,又不是对自然山川的原样描绘,而是经过画家主观情思典型化、理想化、再创造出来的一种高于自然的艺术之美。这才是在师法自然中从写生到创作的一个悟化过程。作品有新意,才有生命力。山川与自己“神遇而迹化”,从而艺术才真正达到了高度审美的境界。

山水画法图解,山水画基本功图解(6)

四、好画的标准

山水画的高低好坏都有其标准,要搞清什么是好画,归纳起来,可以用三点来解答,即画的气势、笔墨、韵味。这三点如果达到较高的标准,可以说是好画,否则就不算是好画。好画的标准是“远望之取其势,近观之取其质”。远望惊心动魄,近赏韵味无穷。

所谓“势”,就是气势高华,画面布局组合,处理得当,有很强的表现力,但不失中心主题,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能注意整体效果,对比关系,及统一法则,做到这些就基本符合气势的标准了。

所谓“质”,也就是运用笔墨描绘物象的能力,笔与墨是表现艺术风格的基本要素,没有很好的笔墨功力,就不可能把作品表现得鲜明而有个性,而独特的个性是靠精湛的笔墨来体现的。如果在笔墨上总是陈规旧套,与他人没有区别,何谈自物面貌,也就不能体现所谓的“质”。所以笔墨在画作中非常的重要,是不可忽视的。要做到笔笔有用意,处处有想法,用笔千变万化,与水墨相融合。

山水画法图解,山水画基本功图解(7)

所谓“韵”,是作品之神,观之耐人寻味,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有感染力,玩味无穷,观后久久不能忘怀。韵味中含有气息,气息就是画的格调。画品格调是人品的反应,古人说“人品即高,画品不得不高”。因为追求的是高尚的人品,作品反映的是高品味的格调,所以,高品味的作品,有一种纯正不凡的气息,健康向上的力量,观之能陶情悦性,变化气质,深深的把人吸引。韵味是作品的精神状态,“神”是韵味的内在本质,是绘画表现的目的。如果作品失却韵味,那作品中的“神”也就不在了,没有了“神”,艺术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由此可见,评价好画的标准,是具有高华壮健的气势,变化多姿而有个性的笔墨和格调清新、融液腴美的韵味。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

主攻学术·挖掘新人·引领收藏

北京墨轩臻品艺术 | 传承文脉·印艺互联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