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后人现状,刘峙的子女后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2:19:52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飞赴河南,在省政府召开高级将领军事会议,并预先通知为了防止日本飞机轰炸,特意改在晚上开会。

时任山东省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渠也接到了开会的邀请,结果到了会场以后,他的三个卫士就被拦在门外,被赶去随员接待处。

韩复渠当然不疑有他,结果着了蒋介石的道,就此一去不回。

刘峙后人现状,刘峙的子女后代(1)

图|韩复渠

不过,时至今日,有关韩复渠当年是如何被蒋介石逮捕,其具体细节依然是一个谜,因为没有文字性的资料流传,所以很多影视剧中对韩复渠的抓捕的过程,也只是凭借三言两语的记载,结合实际还原而来。

蒋介石枪毙韩复渠,唯一的罪名便是“不遵命令,擅自撤退”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蒋介石任命韩复渠为第五战区副司令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主要负责山东战事的指挥。

韩复渠一开始也确实是尽心尽力,在日军进攻山东时,韩复渠曾在德州抵御日军的进攻,不过因为与日军具有较大的实力差距,致使韩复渠部三个半师在德州一战中伤亡惨重,为了保存实力,韩复渠下令第三集团军撤到了黄河南岸。

尽管德州一战,韩复渠损失惨重,但他仍然数次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还将日军写给他的劝降信挂在办公室示众。

军事上的不利,使得韩复渠整个人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这也同他本人的性格有关,因为韩复渠向来便是天不怕地不怕,即便是蒋介石,他也怡然不惧,因为他始终觉得,在蒋介石心里,他们这些人都应该算是杂牌,除了考虑抗日,提防蒋介石趁机削弱和吞并,也是韩复渠不得不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也直接引起韩复渠的不满。

刘峙后人现状,刘峙的子女后代(2)

图|韩复渠与蒋介石合影

韩复渠的第三集团军防守黄河南岸期间,因所部无重炮,所以他特别向蒋介石提出申请,希望能调来一批重炮部队,协助他守黄河,蒋介石也毫不吝啬,将炮兵第一旅第一团调至黄河南岸,归韩复渠截至。

这个重炮团下辖有两个山炮营,装备卜福斯山炮24门,是蒋介石重金从国外买回来的,对于这样一支重炮部队,蒋介石格外重视。

本来这时韩复渠已经松了一口气,可偏偏这时又出了意外。

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也看上了这支重炮团,想要调这支炮兵团到津浦线南段布防,韩复渠这时不干了,他直截了当的告诉李宗仁:

“这个炮团是我直接要来的,你们自己可以向中央要。这个炮团在抗战时期,绝对不能给你们调走。”

但蒋介石后来从中干预,也可能是出于战场实际情况,最终还是调走了这个重炮团。

韩复渠勃然大怒,回去以后就对何思源说:

“蒋叫我们在山东死守黄河,抵住日军,原说派重炮支持的,到快用的时候,忽然抽调走了。他们不守南京,却叫我们死守济南,叫我们用步枪跟日军拼么?”

韩复渠的想法,也为他接下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刘峙后人现状,刘峙的子女后代(3)

图|1938年3月2日,日军占领山东东部战线汤头镇

除了提防蒋介石借日本人之手来削弱自己,韩复渠对于整体抗战,也有自己的看法。

无论是淞沪会战、南京会战,还是他亲自指挥的对日作战,韩复渠很明显地发现,无论武器装备,还是战斗力,都与日军相去甚远,如继续与日军死打硬拼,只徒供牺牲,于事无补。在长期抗战的思想体系下,韩复渠并不主张死守黄河,而是主张有计划地撤退,保存实力,以便于争取国际支援,实施反攻。

所以后来面对日本进攻山东,韩复渠为了保存实力,不仅下令放弃了济南,还擅自下令放弃了黄河、泰山天险,致使原本可以防守几周的黄河防线短短几天便告破。

韩复渠撤离济南以后,李宗仁电令他死守泰安,韩复渠在来电手批了几个字“南京不守,何守泰安”,结果被参谋处当做回电回复给李宗仁,李宗仁见韩复渠不尊命令,大怒之下,将原电文转给蒋介石,指责韩复渠不听命令,擅自撤退。

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据时任山东省政府参事的王一民事后撰写回忆文章称,蒋介石与韩复渠曾有过一段特别精彩的对话。

蒋介石质问韩复渠:

“我问韩主席,你不发一枪,从黄河北岸,一再向后撤退,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应当是你负担!”

刘峙后人现状,刘峙的子女后代(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