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基本信息:女,67岁
疾病类型:小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治疗方案:卧床、吸氧和心电监护,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低颅内压,注射用吡拉西坦营养脑细胞,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 厄贝沙坦分散片控制血压,补钾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7天,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眩晕好转,血压控制良好,生活自理能力正常
一、初识患者
1个多月前的某个夜班,我正准备睡觉时,急诊科打来电话到科室说,有一位突发眩晕、呕吐的67岁老年女性患者要住院治疗。患者很快就被送入了病房,急诊科随诊医生告诉我说,患者的头颅CT已经做了,为左侧小脑出血。随后,我对患者做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到,患者在入院2天前的下午,于地里劳作时突发出现了眩晕,站立不稳,伴剧烈呕吐,伴枕部闷痛,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意识障碍。当时患者家属将其送回家中卧床休息。因为患者在1个月前感冒后也发作过一次类似的眩晕,那时患者家属将当地个体医生请入家中,肌注了一针异丙嗪注射液后,卧床休息约数小时眩晕就好转了。于是这次患者和家属又按上次同样的方法请个体医生打了一针,然后卧床休息,可是让人遗憾的是,患者的症状并没有缓解,一个翻身就会诱发剧烈眩晕及呕吐。因此家属今日便拨打了我院“120”,经“120”送入到了我科。入科时体格检查:意识清楚,精神萎靡,查体不配合,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腱试验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病理征阴性,余神经专科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8年,平素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但很少监测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详。无抽烟、饮酒史。
二、治疗历程
患者的头颅CT显示为左侧小脑出血,血肿约5ml。脑出血是非常严重且早期病情极不稳定的一个病种。因此,我将患者收入抢救室。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血肿扩大几率,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家属保持环境安静。入科后测得血压210/120mmHg,血压非常高,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予以乌拉地尔注射液静脉泵入以便迅速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待患者呕吐好转,能配合进食后,给予了在患者原降压方案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口服以更好的稳定的控制血压。另外患者入院时出血量虽然未达到手术指针,但以防再次出血需要手术治疗,于是立即紧急完善了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项目、甲状腺功能检查。治疗上,控制血压的同时,还予以了注射用吡拉西坦营养脑细胞,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低颅内压。患者的抽血检查结果很快回来,显示血电解质:血钾偏低(3.1mmol/L),考虑与患者呕吐丢失胃内容物所致,于是予以了静脉补液、补钾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整个治疗过程中,持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情况。
三、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绝对的配合医生,尽量卧床休息,保持良好心态,正确面对疾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至情绪较大波动,这可能引起血压不稳,引起血压骤升,使得脑出血量增加,血肿扩大,甚至危及生命。
2、饮食方面,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整个过程中,家属需要严格配合医生,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喂食、病床上帮助患者大小便等,并且监护好患者的情况,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并且,患者后期的康复训练也需要患者家属辅助,如搀扶行走,锻炼平衡功能。
四、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后血压快速得以控制在正常范围,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其出血的增加、血肿的扩大,第二天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稳定,较前无扩大。并且患者的眩晕症状也有所好转,枕部闷痛逐渐控制。10天开始患者能缓慢坐立,眩晕感基本消失,偶有较快活动,如翻身、快速坐起时诱发眩晕加重。2周时能下床行走,存在轻微不平衡感。到出院时,患者精神饮食良好,大小便正常,头痛消失,能自行行走,无需搀扶,生活基本能自理。
五、医生感悟
小脑出血很多都是以眩晕起病,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伴随剧烈呕吐。与很多周围性眩晕症状相似。对于既往有过周围性眩晕的病人,往往容易误诊。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了突发眩晕症状,无论以往是否存在能自行缓解的周围性眩晕病史,都应该立即到有条件的医院就医,完善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鉴别周围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本例患者就因为既往有眩晕发作,能通过休息后自行缓解的病史,因此当时就没有就诊。但其存在高血压病史,没有就医就不能了解当时的血压情况,像住院时所测得血压非常高,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因为血压过高导致出血增加、血肿扩大,从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地就医非常关键。另外,患者考虑为高血压所致脑出血,这是可以预防的,控制好血压便能大大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因此,患者出院今后的生活中,监测控制血压至关重要,必须定期随访,按医嘱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