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藏野心:深度绑定iBox 为多家平台资金存管
在经历了P2P和现金贷之后,易宝支付进入了沉寂。而2021年底至今,随着全球数字藏品、元宇宙等概念火爆,易宝支付又找到了新发力点,开始在相关领域深度布局。
数藏方面,易宝支付依旧采用的老路子,不仅自己下场布局,还为多家平台开通道,甚至承担资金存管角色,成为数藏平台合规宣传的帮手。
自营方面,易宝支付一名高管入股了国内头部数藏平台iBox。iBox的运营公司海南链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链盒”)有六家*,其中海南都城苍穹咨询管理合伙企业在去年末刚成立,由iBox董事李浩和易宝副总裁刘家良共同持股,分别持股51%和49%。而这家公司还通过入股海南链盒最大*的方式,最终持有海南链盒10%的股份。
尽管易宝支付方面对外辟谣称,刘家良此举是个人投资行为,但易宝支付在数字藏品上的野心早已昭昭。
特别是在开通道、资金存管上,据多家媒体报道,易宝支付、首信易支付、杉德支付,不仅是多家头部数字藏品平台接入的第三方支付通道,还是其资金存管方。其中,易宝支付、杉德支付覆盖了大部分市场。而易宝支付就的合作方,包括iBox、唯一艺术、HOTDOG、悟藏文化、光铭艺术、玖数平台等等。
中国网财经报道称,数藏平台陆续上线“钱包”功能,并将“支付机构进行资金托管”作为宣传点。其中幻藏平台直接在APP中标识:“所有资金均由第三方持牌支付机构进行支付、托管及清算”。
而这种合作的利润同样丰厚。镭射财经报道称,支付机构为数藏平台开通道,“App线上支付通道的费率一般是0.7%-1.2%,数字藏品的收单费率能达1%左右,对支付公司来讲,这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肥肉。”除了通道费率,支付公司还可以收取可观的接口费、用户管理费等。
例如,iBox公告自称其目前已拥有百万级用户,而易宝支付在服务中会按10元/身份证/30天收取管理费用,据蓝鲸财经估算,易宝支付仅管理费月营收已至少达千万元。
不过,易宝支付发力数藏领域,也面临着合规风险。近年来,国内数藏平台爆发式增长,已从年初的百家增长至700家。但火爆之下,跑路、清退、提现困难等负面问题屡见不鲜,引发市场关注。在黑猫投诉上,也有不少用户针对数藏平台提现问题投诉易宝支付。同时,易宝支付所谓的“资金存管”业务的权威性和安全性也被媒体质疑。
监管层面,今年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要求会员单位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等等。6月6日,香港证监会发文提醒NFT及其相关风险。8月9日,网信办发布通知《集中整治涉虚拟货币炒作乱象》,再次对虚拟货币重拳初出击。业内人士称,其打击范围实际上是一种广义上涉及炒作虚拟资产的行为,而绝不单单只是虚拟货币层面。
正因数藏交易存在合规风险,头部支付机构目前对相关平台慎之又慎。而随着监管渐进,不知数藏平台会不会出现与P2P一样的局面?在其中深度布局的易宝支付,又会不会再次被牵连?我们很难知晓。
但易宝支付并没有退缩,反而在数藏和元宇宙上持续加码,在公开渠道宣传相关话题。
9月8日,易宝支付对外宣传称,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发起的"元宇宙创新探索方阵"正式成立,会上同时发布了《2022元宇宙产业图谱》。易宝支付作为数字化交易服务商,与百度、京东、字节跳动、蚂蚁集团等头部企业并列上榜。
7月27日,由易宝支付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复苏·破局——浸入元宇宙2022航旅产业生态大会中,主办方提出了“元宇宙 ”的概念。7月6日,全国首家数字藏品工作委员会授牌仪式在易宝支付总部万通中心举行。7月27日,易宝支付推出的一站式旅行生活分享平台“小星球转转”,发布了首款数字藏品《和观画宋苏东坡—蜉蝣天地》。
6月29日,易宝支付高级副总裁刘家良一行到访北邮科技园元宇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5月26日,易宝支付联合数字文创产品行业人士,发起成立了《2022数字文创产品行业自律联盟》。
但回望过去十年的经历,易宝支付可能又站上了岔路口。利润、生存还是放弃挣扎躺平,确实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但作为易宝支付的长期观察者,我们还是希望这家老牌平台可以敬畏风险,好好活下去。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