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探测器见过真实的月背
在潮汐锁定的作用下,月球的部分公转角动量转变为了地球的自转角动量。
简单来讲就是,地球的自转一定程度上受到月球公转的影响。
但是由于月球和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轨道有所不同,在两者的偏差下,月球每年大约以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月球:溜了溜了
地球的引力距离虽然是无限的,但是能够让月球成为自己卫星的引力范围是有限的。
当某一天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超过了这个限度,月球就会变成一颗无主星球,或者受到其他行星的引力,成为另类卫星。
地球为什么会流浪?作为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的作用无可替代,如果某一天月球脱离了地球,那人类可就真的要带着地球流浪了。
遥望着月球 深感寂寥
首先,没有月球的引力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会变慢,地球上一天的时间有可能变为30个小时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都会变长,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们将会很难适应这样的生活。
不少人觉得很奇怪,不就是一天的时间延长了几个小时吗?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从人的作息角度来讲,更长的白天意味着更长的活动时间,更长的黑夜也要求人们必须睡得更久。
然而我们的身体早就习惯了如今24小时一天的生活,不论是延长还是缩短,都将使得人类的身体细胞很难适应。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的细胞可能发生病变,成为癌细胞。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对比
癌症对人类的危害不言而喻,也有相关的数据表明,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患有癌症的几率更大。
此前,科学家还利用小白鼠做实验,通过模拟一天30小时的时间,观察小白鼠身上究竟会发生什么。
结果,部分小白鼠身上果然出现了癌细胞,可见,24小时一天的生活,对物种有多么重要。
如果是生活作息紊乱的话,人们多多少少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调节,但是对于地球上的动植物来说,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大量的植物会因为昼夜的巨大变化而枯萎甚至是灭绝,生态圈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大家庭”,在其中谁也不能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