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父原本希望小儿子当参议员
所以老教父在会议上,起初是坚决反对动用自己的上层关系来和五大家族一起贩毒的。这不仅是他的道德洁癖,更是他对小儿子的私心,他手里的政商关系原本是想为小儿子从政铺路的,至于是不是能通过毒品暴利变现,他并不感兴趣,甚至本能地敬而远之。而大儿子其实是他这一终极心愿的障碍,当黑道战争帮他解决掉这个障碍后——他毕竟不能亲手*了自己的儿子——现在的他反倒是释然了,接下来只要保护小儿子周全,把他扶上马再送一程,这辈子就不白活。所以导演科波拉、编剧马里奥·普佐以及伟大的演员马龙·白兰度在这处细微但关键的细节处理上,真的令人拍案叫绝!
老教父到了会谈现场后,发现可以用彼此儿子以命换命达成暂时的休战,但塔塔基利亚家族和其他家族依旧在要求他动用上层关系一起贩毒的问题上不依不饶。他敏锐地注意到经营卖淫的塔塔基利亚家族根本无法凭一己之力和他对抗,背后一定有更大的操盘手在撺掇指使。他通过几个眼神确定了幕后最大的黑手,是巴西尼家族,而其他所有家族都听巴西尼的。
这是重大的挫败。老教父可以打败塔塔基利亚家族,但无法同时对付所有家族。大家都想贩毒,这就是时代洪流。老教父那一时刻,一定有巨大的无力感。但他迅速调整了自己,不动声色地做出决定:先退让,答应参与贩毒,死保迈克尔的安全。自己这一代无法完成的家族使命,交给迈克尔来完成吧。
新教父坐在父亲的座位上
这是内心剧烈斗争,悲怆的一刻,决定了家族最重大的选择。但我们在老教父脸上,什么也没看出来(除了那几个眼神)。可怜的汤姆·黑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爱尔兰军师就是不行啊。老教父站起来发表著名演讲时,那种讲道理,但是有力量的气质,仍然镇压了全场,也骗过了大部分观众。这是多么真实啊!如果你有幸参与纽约五大家族的会议,你能看出实际发生了什么吗?很难。科波拉和普佐创造的艺术品,就做到了像生活一样神秘复杂。
这一段,虽然不是艺术电影,但完全当得起塔尔科夫斯基那句话:如果世界是高深莫测的,那么影像也必然如此。
看《教父》,就得像看生活一样,全神贯注。
《教父》剧照
《教父》的片尾,老教父在和孙子嬉戏时无疾而终。迈克尔则在父亲的葬礼上锁定了叛徒。接下来便是最令人荡气回肠的一幕:在妹妹康妮新生子的洗礼上,迈克尔成为他的教父,电影采用交叉闪回的手法,一面是迈克尔在向神父承诺自己的信仰,一面却是他指使手下一个个除掉了五大家族的头领。
我们还是要回到老教父的遗训,他选择迈克尔不是要他来继续打打**的,但只有解决目前这一批障碍,家族洗白才有可能重启。这是个大弯子,但目标不会变。所以我们才看到他在第二集里,不得不在听证会上搬出自己过往的战功,表明自己“是个正直的美国公民”。到了最后一集,他甚至要借助梵蒂冈教会的力量,绕一个大圈来洗白家族的产业。只不过,越往后,就越难了。
解读《教父》终局,要看A故事和B故事
在电影《无间道2》中,我们看到了吴镇宇饰演的倪永孝在父亲死后,收拾其他帮派的手腕,简直和迈克尔收拾五大家族如出一辙。《无间道》系列准确地抓住了那个时代香港的气息,里面也有家庭主题的思考,也有男人到底该如何立世的奋斗,故事上也非常有魅力。但它还是没有像马里奥·普佐那样的文学支撑,所以最后没有拍出应有的深度,这也是香港电影最大的问题:A故事特别好,只要在香港发生,那就无比真实,细节充分,但涉及到B故事的时候却容易表面化。
《无间道2》剧照
你在香港所有的黑帮片中是看不到黛安·基顿饰演的凯伊这样的女性人物的,那种可以和男性主角在观念层面构成强烈对抗的女性人物,似乎一个都没有。《无间道2》中刘嘉玲饰演的大嫂,依旧是个依附于男人的女人,只不过她多了些成就男人的手段,但她不是大哥在价值观向度上对立的人物。洪金宝和恬妞主演的《夺帅》(2008),里面的恬妞饰演的大嫂倒是大哥身边的对立面,但她作为女性独立的觉醒,无非体现在“江山是我们一起打下来了,我的那份是自己应得的,无需你来施舍。”一直以来,中国商业片的一个通病,就是反派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更谈不到价值观层面的冲突。一个似是而非的看法大行其道,似乎成年人的世界里真的就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当然不是这样。真正没有对错的,没有伦理和价值观支撑的,只能是疯子。韩国电影《看见恶魔》里那样的疯子。所有号称无比自私的人都需要意义,所有社会都需要伦理,黑社会甚至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