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乒乓球的启蒙教学的最有效和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自由自在的玩!
在玩中学,在玩中练。
就如同小猎豹和小狮子在自由自在玩的当中,变成了奔跑健将和捕*高手!
这个道理並不难理解。但是有人却认为:若自由自在的玩,会坏了规范,坏了基本功,坏了基础。
于是制定出了一整套的所谓训练方法。在此就不再一、一批驳了。
总之那看似面面俱到的训练方法,那锲而不舍的木偶式的挥拍,恰恰是学习乒乓球的枷锁和牢笼!因此必须把错误的训练方法丢到爪哇国去!
让孩子们秉着自己的天性,自由自在的打乒乓球!
这就是还乒乓球之本来面目。
对乒乓球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学习,唯有自由自在的玩才能做到。而像木偶般的挥拍和磨磨唧唧的打泡泡球,什么也学不会。不但学不会,还很有可能造成错误理解而遗憾终身。
当孩子们或成年人,自由自在的打了一个星期后,基本上都学会了打乒乓球。对乒乓球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一个月后,马龙、许昕、樊振东式的天才就会出现!事实上所有的乒乓天才都是这样出现的。
而错误教学法,不但出不了天才,反而会误了天才!当然初学者同样可以进行颠球练习和对墙击球的练习。这就无须多说了。
当自由自在的打球一个月后,基本上人人都会比赛了。是不是高水平?一点都不重要。
此时便可以练单项技术了。尤其是正手攻球。
若教学者会像马龙、许昕一样的正手攻,请你做示范。不要手把手的教。若不会,更不要教初学者打泡泡球。所有的奇谈怪论都不要说。因为那些东西说了后,不起任何作用,甚至还起反作用。
若用多球训练法练正手攻,请给练球者以近台半高球,让其放开手脚大力抽*!(反手亦然)一周以后,正手攻的协调发力即已全面理解並学会。之后再学各种弧圈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多球训练法,给不同落点和远近的变化,学球者的步伐就自然而然的练成了。
君不见:在世界高手的激烈对抗中,哪里还顾得上某个球用某种步伐去移动。完全是随性而为。
综上所述,这就是乒乓球启蒙的正确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