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
寒露节气在农历九月,属于传统的晚秋。到了寒露节气,古人知道,秋天即将过去,迎来寒冷的冬天。
而寒露节气的应节之花,则是菊花。
古代重阳节也在寒露节气左右,所以菊花是九月之花,是重阳之花,也是寒露之花。
在清凉微冷的露水中,菊花反而迎来自己的春天,一朵朵绽开了黄色的花蕊。
菊花这种草本,要求夜长昼短,温度在15到25度之间,黑夜积攒了内心的能量,露水滋润着花朵,在风露中俏丽开放。
菊花是妥妥的秋花,除了少量品种,大多数菊花盛开在晚秋。
不管外面是否狂风落叶,是否露重霜寒,是否太阳那些熹微,只要一点阳光雨露,它就勃然成最绚烂动人的秋美。
所以菊花带给人正能量,松柏四季常青,菊花也不错,迎露而开,它既然不为春天而来,必然是为了情谊,那松树,高山,幽人,就是它的知己,年年来会,无惧秋风。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中唐 · 柳宗元 《巽公院五咏 芙蓉亭 》
木芙蓉原产湖南,隋唐之后,交通便利,很快引种到北方。
因为盛开在晚秋,树木高大,花朵繁丽,为人们喜爱。
木芙蓉的引种推广,给了九月晚秋一种更绚烂大气的美。
柳宗元在湖南,从水边移种高大的木芙蓉到官舍,看着木芙蓉花开,低落的贬谪的心情为之一振。因为屈原也曾经流放湖南,屈原诗章里的芙蓉,在柳宗元看来,那是湖南特产的木芙蓉。有先贤的脚印,后来者,总会有着精神的依托。
看,那晚秋木芙蓉开花了,那清香在晨风里飘荡,在寒露中的花开,娇艳五彩,分外动人。木芙蓉因为感知阳光水分,往往早上开白花,中午开粉花,晚上开红花,一树花开,颜色错落和谐,那是树上的红白荷花。
因为木芙蓉相对高大,而花朵端庄俏丽布满枝头,一种高岸潇洒,随风摇曳,别有意韵。
佛教说色就是空,但是我就是爱着这晚秋的木芙蓉啊,一种凌寒娇艳的美,岂是色空可以尽道?
木芙蓉和菊花一样,是现实主义花朵,立足寒冷,笑傲秋风。
所以柳宗元听佛寺钟声是假,赏夜月芙蓉是真。
这里的寒露秋花是木芙蓉。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
小槛临清沼,高丛见紫薇。
见欲迷交甫,谁能状宓妃。
又疑神女过,犹佩七香帏。
还似星娥织,初临五綵机。
绮笔题难尽,烦君白玉徽。”晚唐 · 唐彦谦 《紫薇花 》节录
还有一种花,就是紫薇。紫薇是夏花也是秋花。
紫薇花有种特别,是花开在长长的树梢,宛如紫色的花球高挑,随风摇曳,极有仙意。
紫薇树可以长得很高大,但是紫薇花还在高处之高。
所以蓦然间于树丛中看到一团紫薇花,是夏天的清凉傲岸,是秋天的振奋欢喜。
唐彦谦,用了三位神仙美女形容紫薇。
你看到那寒露中盛开的高挑紫薇,你会想到是洛神赋里的宓妃,有仿佛是宋玉笔下的巫山神女,那绿叶繁华,你竟然想,这是不是会织锦绣的织女呢?
这三位仙女,都是傲岸,清美,在天上,偶尔降临人间,留下美好故事。
而紫薇的美,在于在高高的枝头,一种清艳绮丽,照耀清秋。
这一首,是寒露节气的美花,紫薇。
晚秋固然许多树木都进入落叶休眠期,但是仍旧会有开在风露里的美花,它们虽然是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却也带给人清凉秋天里的向上。
你还知道寒露节气,还有哪些花开放吗?请写下那些生生不息的花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