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北斗一号系统就已开始提供部分服务。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中就曾使用过北斗的“短报文”功能。2012年北斗二号开始为亚太地区服务。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的火速驰援确保了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性完成,从而实现了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向世界展现了十天建成一座医院的中国力量。由此可见其实我们早就在使用北斗系统了。
当然刚才提到的这些都是国家宏观层面的使用。事实上北斗系统在早期的应用的确是优先服务于军事领域和国家大型公共工程,不过目前我们普通老百姓日常所用的手机也早已开始使用北斗了。2015年后出产的国产手机基本上都是兼顾北斗导航服务的。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大体分为两类:安卓机型普遍都已实现了兼顾北斗导航服务,而苹果机型则不支持北斗。
误解之二:手机连接北斗需要下载专门的APP
目前全世界有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中国的北斗四大全球定位系统。除此之外印度有自己的IRNSS卫星导航系统、日本有自己的"准天顶卫星"系统,但这两种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尚未实现全球覆盖的区域导航系统。2015年后出产的国产手机都是在支持北斗系统的同时兼容多种导航系统的,而且手机的介绍里一般都会列出会支持哪些定位系统。
目前华为手机支持的定位有: GPS(L1 L5双频)/AGPS/GLONASS/北斗(B1I B1C B2a三频)/ 伽利略(E1 E5a双频)/QZSS(L1 L5双频)/ NavIC。小米手机支持的定位有:北斗: B1I B2a 丨 GPS :L1 L5 丨 Galileo: E1 E5a 丨 GLONASS: G1 丨 QZSS: L1 L5 |AGPS等。几年前世界四大定位系统就签订了民用信息共享的协议:四大系统共同为全球服务。
我们的手机在接收卫星信号时四大系统中哪颗卫星信号最强就接收哪颗卫星。如果你所在的位置北斗信号较弱,那么你手中的定位设备就会自动转成GPS(狭义)导航;反过来如果你所在的位置GPS(狭义)信号较弱,那么你手中的导航设备也会自动转成北斗导航系统;有时也可能转成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手机定位其实并不用人工干预使用何种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