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的语言天赋,董卿的声音特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7:20:23

董卿的个人特点一直在不断放大。精妙而细节化,在一个个或热闹或简淡的采访、晚会中跳出来,渐渐形成她风格化的语言。带一点思想性,开放式,使人施展想象力,她的语言能带人翱翔很远。采访录音自连成文,有意隔绝了“水词”。“我希望能够达到干净、漂亮到几乎可以书面化的语言,但是又不让人有隔阂感。”

董卿的语言天赋,董卿的声音特点(1)

董卿(黄宇 摄)

下载“中读”App,使用右上角的“扫一扫”功能,扫描本图即可观看本刊主笔葛维樱采访董卿的花絮视频,感受不一样的AR阅读乐趣

当描述一个人时,她的一切都在说话:微微倾斜的姿势,能瞬间泪目又能含住眼泪的眼睛,好像总也言之不尽的嘴唇。“所有的风格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天天一年年的累积也不明确,甚至很多时候,经历了很多黑暗和迷茫,自己都不知道该往哪条路上走了,才慢慢地看到一个光亮,才找到了那个方向。”

大时代里的朗读者们

“我看重的人,他偏偏不看重电视,不愿做热点。”这一季《朗读者》现场朗读的嘉宾有143位,而真正接受董卿采访的嘉宾是60位。从1月份录到最后一个在长城上走路的镜头,董卿始终惦记着采访对象。她惟妙惟肖地学张弥曼温柔地拒绝自己,这位不久前在世界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用法、俄、瑞典语和中文致辞的82岁的古脊椎动物学家说:“董卿啊,我和我先生都很喜欢你,但是我们不会来录节目的,我要带福睿斯去野外考察。”

董卿追一个电话,再追一个,终于发现对方有点动心了。说服贾平凹也是她今年最得意的事之一。先是在文联大会,贾平凹说:“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朗读是丢人现眼。”她给他女儿打电话,再通过出版社出书的编辑,找出版界的领导,想尽了一切办法。贾平凹依然硬气,来了只谈书,董卿心想“上了台就听我的了,哈哈!”,于是聊了两个多小时。她聊起自己的采访对象一脸的得意、倾慕,热爱着与他们交锋的每一分钟,尤其是那些让她“为难”的人,但“我喜欢的就是他这一点”。

董卿的语言天赋,董卿的声音特点(2)

图片来自@CCTV朗读者 官方微博

越来越难以取悦的还有观众。“这个时代自制视频已经泛滥,传播没有门槛,一打开手机,鸡汤、励志,文字千千万,我们读什么?”董卿说,站在推荐者的角度,她从一开始就觉得恐慌。浙大数学系的蔡天新读过一篇蒙田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们知道的知识,跟我们的无知相比,仅是沧海一粟”。这让她不断审视自己,“你有没有找到真正好的东西?”。

“我对语言非常非常热爱。主持人被称作吃开口饭的,我已经做了24年。你可以说一些很流利但却完全不会被记住的话。一开始不会察觉,慢慢地就有一个觉醒的过程了。”她做这一行做到很后来,才发现把话说好听,是一件没底的事。“那个话还能说得更好,能瞬间让人泪目,或者瞬间热血沸腾。刚开始我也只认为语言是工具,后来才知道语言是艺术。”

无论《中国诗词大会》还是《朗读者》,都出现在真人秀、歌舞节目被观众看腻了的时机里。董卿对此非常清醒,“正好是知识需求、阅读需求的机会,我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直到现在,她每采访一个嘉宾,上台之前还是紧张得手心出汗。“深呼吸。”作为制片人她前一秒还在疲劳和焦虑里,下一秒就要云淡风轻面带微笑,她说:“我不是机器,一换频道脸就变了,我还是个比较真实的人,我希望笑容是真实的。”别人不理解她,20多年主持人生涯里,董卿本人就是“大场面”的代名词,而且《朗读者》又不是直播节目。但她确实累到对团队说:“我觉得我上不了台了,我怕我显得不够美好……”

董卿的语言天赋,董卿的声音特点(3)

董卿主持《朗读者》

文化电视节目一度进入低谷,2016年以后恰恰迎来一个小高潮。虽然电视始终被认为是快餐文化,到今天已经鲜有新奇了。“传统媒体里必须用一种新的方式,来传递最精髓的文化。”文学、电影,靠的都是一个人文的内核。可是到她手中“人文”到底要表达什么?她要的不是访谈录,不是纪录片,也不是艺术人生。尽管听董卿讲故事是一件极其有画面感的事。她给我讲了一个住在云南巴拉格宗大山深处的普通人修路的故事,他10岁时因为被铁水溅到眼睛,走了五天山路才出去,虽然瞎了一只眼,却看到了电、灯、汽车。“他的一生都改变了。”董卿讲他如何拼命挣钱,如何忍受乡亲的唾骂,如何想象父亲坐在副驾上一起在这条路行进。然而父亲却在公路修到最后一公里时离世了。

董卿选择了一种看起来危险的方式,用带着一点狂热的情感讲述,我想她本人应该比其他人更受这种激情的席卷。采访这一天,我早上6点半收到了她的*“熬了个大通宵,采访改在1点好吗?”她的泪点非常低,这一天是《朗读者》第二季收官之夜。从去年7月到今年8月,又是一年的不安和焦虑。特别是后期制作阶段,“在别人的美梦中,我看着机房的玻璃天花板渐渐透出天光,又一天生命流逝了”。

活的语言,人与文本的桥梁

做《朗读者》第二季之前她很犹豫。“怕没有第一季那么好。”盛名之下,她承认“做这一行,总希望被认可、被赞美”。直到她采访94岁的肝脏外科大夫吴孟超。“他86岁的时候接到一个谁都不愿意开的病人,肝部肿瘤重达9斤,女孩20岁出头。吴孟超看了愿意亲自动手术,护士长拦着:他万一开坏了,这晚节不保。‘我的名誉算什么啊?我不过就是个吴孟超,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董卿在采访时眼泪直砸。

她保留着专业领域所能容纳的感受力的最大化,“这个特质挺好的,虽然我小时候为自己的‘易感’难为情”。她描述自己小时候看到电视里一个受冤枉的黑人被施以电刑时,依然惊恐。“职业总是磨灭很多个人的东西。尤其主持人这个行业很消耗,不仅体力,还有情感的消耗。”

所以她从一开始就在划定界限,把自己能量的一部分用来框定自己。勤奋、毅力和对自己能力的持久信心,使她不停地想出一系列情节、细节和画面。今天的视觉要求已经随科技进步,“阅读”的形式感开始被看重,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对文学作品的表达上,而不是放在文学作品本身。在和她一起工作的人看来,她就像罗马士兵一样,每次停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挖战壕。

“我看事物就是一条抛物线,规则就是达到顶峰,下滑。”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场景,每一段讲述中,她都带着一种确定和持续的决心,从不左右踟蹰。毫不留情的胆量,在电视和镜头语言已经成熟到今天这个程度时,仍可以开辟新空间。“画面为什么暗,停顿一秒还是一秒半,音乐不行。”她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工作里:对于美感的需要,精微的道理,和对自身越来越高的风格的要求。 “起初形态也不清楚,是先读再聊,还是先聊再读,还是边读边聊?”摸索的过程中,她的导演讲了个自己的故事,说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大狗,特别喜欢,后来那只狗老死了,她弟弟自己去埋那只狗,弟弟很瘦弱,穿得很单薄,雪花飘在他小小的肩膀上,那个肩膀在抽泣。讲完了所有的人都掉了眼泪,然后她读了一篇小男孩养狗的故事。《朗读者》的模式,在这样每天都会出现在办公室里的演练里,逐渐清晰。

帮观众度过生命中宁静的时刻的,是故事和人之间的空隙。在其中,形成了人与人、人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发展出了另一个倾向,进行更持久的延续。特殊经历和天赋异禀综合在过去的文学作品当中,一个当代的诠释者,提供的空间显得非常明确。每个词,都有一个新的意义。加诸每一个个体的故事,这样一直叠加,直到语言停止。每一个主题词都分了四五个不同的层面由不同人诠释。

“把那部分东西唤醒。”戏剧性的架构,真实的人物性格,洋溢着感性的对话场景,没有表演的表演。今年最触动她的是余华。余华对于“故乡”的理解,和他对想象力的运用,在细节、风格、架构和图像、隐喻的光辉里使用。尽管只在忠实描绘世界的一个短短的篇幅里,将事物的本真状态,真实呈现。

董卿的语言天赋,董卿的声音特点(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