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情况下切分效果
1、反附点的节奏:反附点就是指由短音符(在前)与附点音符(在后)所组成的节奏。它与常见的附点音符在前、短音符在后所构成的节奏有所不同,由于该附点音符是从节拍或节奏的弱部分开始并占据了其后的强拍部分,所以就形成了切分的效果。这个附点音符也可以称之为切分音。
2、强拍休止的节奏:强拍休止指的是在正常的节拍或节奏的重音位置上,没有出现原有的强音,而是由休止符代替,从而使强音滞后,所形成的切分效果。特别是连续的强拍休止,更是突出了弱拍(或弱位节奏)上的音符。
3、前音延续并占后拍的部分时值:当前一个音符延续到后面的强拍或强位节奏时,就使原本在这个位置的强音不能发声,其后的音符就形成了节奏上的重音,从而形成切分的效果。
切分音的练习方法
切分音是有较强的重音的,由于它的切分重音的出现,就产生了两个连续的重音:一个是节奏和节拍中有规律的重音,一个是切分音所产生的切分重音。
那么在音乐中这两个重音谁强谁弱,就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了。但一般来说,切分音的出现就是为了要达到切分效果(强弱变化的效果),所以没有特别的情况就要突出切分重音。
正因为切分音是从弱拍开始,因此在练习切分音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节拍的准确与稳定,特别是连续切分音。在跨节拍时,一定要把节奏弹稳。在力度上,切分音比其他音要强些,而关于切分音的时值,要根据具体音乐作品或乐句来分别对待,有些要求每个音连起来,有些则要求每个音稍有分离。
虽然说重音一般都会伴随切分音出现,但有很多作品中,作曲家对切分音的力度要求却是变化力度,在演奏时千万要注意音符上的力度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