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特在行动全集解说,敌特在行动全28集解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8:29:23

在公安战士和边防部队编织的大网中,藏匿山区的特务终于露出了破绽。10月21日,在杨房子设伏的公安战士,发现两名外出活动的可疑人员。这时,反侦察能力极强的特务有所察觉,突然逃跑。设伏的公安战士见状开枪,当场击毙一人,俘虏一人。巧的是,那名被活捉的特务正是“文队”队长文世杰。10月23日晚11时,公安部队顺藤摸瓜,迅速包围了“文队”第二座营地, “文队”副队长许广志和队员蒋大志,趁着夜色侥幸逃脱。后经群众举报,被公安机关擒获。至此,“文队”特务全部归案,无一漏网。

公安战士在中朝边境抓捕敌特的行动,保障了志愿军后方的安全稳定。但鲜为人知的是,即便在残酷的朝鲜战场,公安部队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随着正面战场的不断推进,后勤供应开始吃紧。起初,由于没有制空权,美军战机可以对志愿军交通运输线进行严密封锁。重要的军用物资白天运送不了,只能改在夜间。而夜间行车汽车要开灯,这样就会吸引敌人的空中火力。

为了解决汽车夜间行驶的难题,公安部队创造性地研究出了“防空哨”战术。每当夜幕降临,敌机来袭时,执勤的公安战士就向汽车驶来的方向上空鸣枪报警。汽车上的押运人员听到报警信号,立即用手拍打驾驶室,司机接到信号后立即关闭车灯,不让敌机有机可乘。待敌机飞离,防空哨就吹哨子或敲炮弹壳,汽车马上开灯恢复行驶。

防空哨看似简单,但完成好并不容易。在朝鲜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下,为了准确判断敌情,战士们卷起帽耳,仔细倾听,由于耳朵长时间暴露在外,有的战士耳朵甚至都被冻掉!在战火的磨砺和极度严寒中,不论汽车飞机的声音多么嘈杂,也不论寒风呼号,风雨交加,哨兵们都能准确听出美军战机的声音,甚至还能辨别出机型。

敌特在行动全集解说,敌特在行动全28集解说(5)

这些办法大大提高了安全运输的效率。公安部队第18师在1952年7月到10月间,更是创造了1500公里运输线,仅损失两辆汽车的奇迹。

防空哨兵经常要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指挥车辆避开危险路段,简单的几声枪响,实际是防空哨兵用生命发出的警报。

在敌机随时可能袭来的运输线上,公安部队的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值守防空哨,还要抢修公路。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兼顾朝鲜平民的防空避难。

敌特在行动全集解说,敌特在行动全28集解说(6)

何深襄 原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公安纵队 装甲团战士

我记忆特别清楚,那一天飞机轰炸到这来了,战士李万人就组织朝鲜老百姓赶快上山洞去防空。我们这个战士光顾着老百姓的安全了,没有考虑到自己。这时候突然来了一辆列车,也要进山洞。结果被列车把大腿压折了,大伙儿把皮带解下来把大腿给他系上,结果李万人同志还是因为流血过多牺牲了。

在公安部队和其它兄弟部队的共同奋战下,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源源不断地为前线部队输送着补给物资。1952年5月31日侵朝美军司令范弗里特被迫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难以令人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公安部队先后抓获特务、土匪629名,排除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和爆炸物5000多枚,抢救被炸公路、桥梁10000多次,协助兄弟部队修复桥梁157座,救治伤员3880名,抢救遭受轰炸的汽车、火车1120台。圆满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

1966年7月,为响应中央精兵简政的号召撤销公安部队番号,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敌特在行动全集解说,敌特在行动全28集解说(7)


敌特在行动全集解说,敌特在行动全28集解说(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