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穿着好看,广东人都喊它“的确靓”,但传到北方地区后,大家还以为是“的确凉”。
不过那些能买到的人穿过后也没有感觉到很凉爽,反而在夏天会比较闷热。
但又观察到这种布料耐造不易破、轻薄又好看,于是大家都喊它“的确良”。
只不过这样的东西在那个年代对普通人家来说实在太贵了,很多人平时根本买不起。
其实不止是化纤,当时的老百姓连国产的棉布都无法自由买卖。
稍微有点辈分的老人们应该记得布票这种东西。
在上世纪我国的棉布供应有限,国家采取了计划供应的措施。
人们如果要购置棉布产品,无论衣服、床品都要凭布票去兑换。
那会规定:童装和五寸以下的布料按实收布票;蚊帐布料按两斤折收布票,蚊帐成品的顶布、边布和衣着都按实收布票。
尤其是在1956年,我国遭遇洪灾,棉花减产,国家对棉布供应更是加强管理。
这导致很多人家用于制衣、制单子的布料有限,不够用。
那个年代吃饱穿暖都是问题,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多的钱来添置更多布料。
很多老人在小时候都经历过穿大人、哥哥姐姐的衣服这种事情。
因为家里的布料不多,经济也有限,没法拥有太多衣服,大家都紧衣缩食,衣服紧着大的做,大的穿旧了再改改给小的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