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作钓遇到走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些河流是常年在走水,而有些则是时不时地走。我家村口那条河就属于后一种情况,该河流的源头是个巨大的水库,平常不下雨,水库里的水位正常,河里的水也平稳,如果一旦下大雨导致水库的水位变高了,就会开闸放水,那么下面的河流自然也就要走水,而且水流还比较急。
当我们在垂钓时,突然遇到走水肯定是很烦恼的、作钓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有些钓友可能会直接收杆走人,而有些可能选择换钓法,用跑铅、崩尖子钓法再坚持一下。野钓本身就要面临诸多挑战,一遇困难就“投降”可不行,有时候好不容易能出来耍两杆,因为走水就放弃一次垂钓机会可不划算。至于换跑铅、崩尖子钓法,我认为也不是最佳方案,微走水还好,如果是大走水,鱼儿很难再安静地留在你的窝点吃食,大概率是会离开,找一个便于安身的地方。很多钓友应该有这样的经历:不走水鱼口不错,隔几分钟上一个,一走水就停口了,换了饵料也不吃。所以我觉得大走水时,换钓法不如换钓位,找鱼钓才是提升垂钓效率的关键!
重点补充:1、如果水流不大,换个大号的浮漂或者在子线上挂一克小铅皮,浮漂就能稳住,那不用换位置,安静等待即可。微微走水是有利于鱼开口的,有些时候甚至比不走水更好钓鱼。
2、窝里有口,鱼上的也不错,走水后你可以快速用跑铅或崩尖子试两杆,如果还能保持上鱼,那就先把窝里的鱼钓完再走。
本文针对的是,大走水且窝子里没鱼、或者原先有鱼一走水鱼全跑散了的情况,希望大家客观阅读。
不走水的时候选钓位通常是根据经验,自己的地盘自己熟悉,哪几个地方出鱼、哪几个地方是老钓位等等,这个问题没人比你更清楚。那么大走水的时候为什么要变钓位呢?其实不一定要变,我们得从鱼的角度考虑问题,鱼虽然生活在水里,但水的流速要是过大,也是会有影响的,它再也不能安静地毫无顾忌地吃食了,这个时候它可能会找一个能够歇脚的地方,即水流平稳或者相对较缓的地方。所以,如果你的钓位本身就符合这样的特性,水流比其他地方更缓和一些,那就不用换,反之如果一走水浮漂马上开始移动甚至淹没,那就换位置吧,换到不走水的地方。
大走水时,要找一个相对不那么走水的地方并不难,用眼睛看就行了,要么拿着竿子变走变试,可是你找到这样不走水的钓位后钓到鱼了吗?不走水的地方例如洄湾,一条野河里可能可以找出来多个,但未必个个都藏鱼,这需要我们进行筛选,而且找到合适的钓位以后也不是丢下饵坐等来口就行了,里面还有一些小技巧。
第一个好钓位:洄水湾洄水湾大家都比较熟悉,它经常和“桦尖”一起出现,一个凹、一个凸。而江河里一旦发生走水,那么延展出去的桦尖就相当于进行了一点阻挡,这样一来水的流速就会变慢,所以大量鱼儿们都会躲进湾子暂时歇歇脚。其实就算不走水的时候,洄湾也经常有人抢,但平常时鱼获并不能说特别强吧,如果湾子够深,守大鱼可以试试,钓中小体型的鱼可能一般,而且这个洄湾越大就越难钓。
有些河流拐角处也能形成“湾子”,有些则不能,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值得一试的地方,特别是那些比较规范、没有绕来绕去的河道,可能拐角处是唯一一个在走水时可以一试的钓位了。河流拐弯的角度不同具体选位也有差别,但一般情况下都是选在弧度最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