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测光模式,夜景人像测光模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21:30:37

下面,我们通过举例来更形象地说明“手动控制”拍摄模式下的“分级曝光”技巧:

假定在一个光线复杂的拍摄场景中,相机的测光指示该场景的曝光值是f8、1/250秒,但我们无法肯定测光是否可靠。于是,可考虑采用下面的“分级曝光”技术拍摄。

1、首先按测光指示的曝光值设定(f8、1/250秒),拍摄一张照片;接下来,分别改用f11、1/250秒和f5.6、1/250秒各拍摄一张(为了保险起见,还可用f16、1/250秒和f4、1/250秒再多拍两张);说简单的就是调整相机的F值,其他的感光度和快门速度不变。

2、现在,换到原来设定的f8光圈,改变快门速度,分别用1/500秒和1/125秒各拍摄一张(同理,仍可用f8、1/1000秒和f8、1/60秒再多拍两张);

将上面拍摄的各张照片传到电脑上对比分析,我们就能逐渐轻松掌握复杂光线情况下的测光和曝光窍门啦。

夜景测光模式,夜景人像测光模式(9)

温馨提示:

① 在“分级拍摄”情况下,改变光圈或快门的设定时,应注意“景深”的变化。同时,还需防止当相机的快门速度低于1/60秒时,相机的抖动和拍摄物体运动的问题。

② 实际拍摄中,可不必按所有的光圈光圈分级,如果我们只是稍微地不确定曝光设定的正确性,用半档光圈分级会更好一些。

③ 现在很多数码相机都预设有不同场景拍摄模式(我最近帮同事选购的卡西欧EX-Z40就有“人像、风景、风景中的人像、合成拍摄、预拍、儿童、烛光中的人像、聚会、宠物、花、自然绿、落日、夜景、夜景中的人像、烟火、食物、文字、收集品、黑白、古风、黎明和黄昏”等,整整21种场景模式可供选择!另外,如果觉得你场景不够灵活,还可以选择一张自己拍得比较好的照片,作为“自定义场景”),这样测光时就相对精确多了,求助于它们的帮助,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补偿。

夜景测光模式,夜景人像测光模式(10)

不同受光情况下的测光方法和技巧

根据光源的性质和照明状况,拍摄时被摄体的受光情况大致有三种:连续光、闪光和混合光。在这三种光照下,测光的方法和技巧是有所区别的。

㈠、连续光测光

连续光的最大特点是稳定及便于观察照明效果,因为,它的测光方法是最多的,通常有机位测光法、接近主体测光法、平均测光法、中性灰卡测光法、被摄体主调测光法。最亮点与最暗点测光法以及多点测光法等。其中,最为实用的是中性灰卡测光法和被摄体主调测光法。

1、中性灰卡测光法

中性灰卡测光法是既简便又较为准确的测光法,它将反射率为18%的标准灰卡作为测光对象。用此法测光时,要尽量使中性灰卡靠近被摄体,并与之平行,灰卡正对照相机,与镜头光轴垂直,为避免灰卡反光,可将灰卡稍向前俯。中性灰卡测光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因对被摄体的测光部位选择不当而产生测光误差。

摄影小常识:一般摄影器材店都销售“灰卡”,买一个放在自己的相机包里,关键时刻会起作用的!

2、被摄体主调测光法

当被摄体的亮部和暗部分布均匀、照明均匀时,测光是很容易的;反之,测光就变得较难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可采用被摄体主调测光法。该法是对被摄体的主要局部作“点测光”的测光方法,它的操作较简便,测光时的关键是选好被摄体的主调,即是以被摄体的亮部作为主调,还是以中间调部分或暗部作为主调。

被摄体测光法的优点是能确保被摄体主调部分有良好的层次与细节表现。

㈡、闪光测光

闪光不同于连续光,它只是瞬间发光,因此,使用一般的连续光测光表是无法进行正确测光的,必须考虑带有闪光测光功能的测光表,并且将测光状态置于“闪光测光”状态。

目前对闪光的测光一般采用入射式测光表测量,测得的数值是闪光照明下反射率为18%的中性灰的曝光值。

㈢、混合光测光

混合光是指发光性质不同的光源混合使用。它在摄影中其实并不常用,主要是因为不同光源的色温不同,会给被摄对象各区域色彩的准确还原带来困难,另外,性质不同的光源混合使用,尤其是连续光和闪光混合使用,也会给影像的曝光控制带来困难。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