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兵团是什么样子的?是浩浩荡荡的钢铁洪流还是整齐划一身着军装的战士?在我国西北,却有着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虽说名字里有兵团,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绝大多数寻常老百姓却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既不穿军装也不拿军饷,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首先来看官方文件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定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的使命是完成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的是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且在所辖的垦区内依照国家本身的法律法规自己自行管理包括行政、军务、司法等等各个方面,却不同于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
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不同于军队意义上的“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组织,并且这个社会组织被赋予的职责就是屯垦戍边。“是军队没军费,是政府要纳税,是企业管社会,是农民入公会。”那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究竟是怎样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一种特殊的制度——军垦,也就是派遣军队完成开荒耕种的目标。几千年以来,在完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中,中原王朝始终面临着来自边疆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些威胁,汉文帝首创了军垦制度来应对当时还属于西域的新疆的威胁。他派出了大批军民前往汉王朝的西北边境,命令他们戍守边疆的同时开荒耕种实现自给自足,减轻后勤保障的压力。从这时开始,中原王朝几乎都会在边疆地区设置军垦,这也是唯一一种从封建时代一直延续至今的特殊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地处祖国西北地区的新疆地区由于远离内陆,更是亟待发展。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当时刚刚解放青海的359旅官兵,硬是依靠双脚跨越了天险祁连山挺进新疆,从此开启了解放建设新疆的历史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