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舌音节有哪些字母,平舌音字母表图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23:35:30

巧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学拼音有妙法

平舌音节有哪些字母,平舌音字母表图片(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16个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翘舌)

翘舌声母zh ch sh r 加单韵母 i 组成

翘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整体认读音节:

zi ci si (平舌)

平舌声母 z c s 加上单韵母 i 组成

平舌整体认读 zi ci si

整体认读音节:

yi wu yu

声母大写 y 加单韵母 i 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i ,

声母大写 w 加单韵母 u组成整体认读音节wu,

声母大写 y 加单韵母u 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u,

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yuan

把复韵母iei写成大写声母y就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e

复韵母üe去掉两点,加上大写声母y,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e。

复韵母 an 前面加上整体认读音节yu,

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 yuan,

整体认读音节:

yin yun ying

复韵母 in ing 前面加上声母y

就组成整体认读音节 yin ying 。

yun

复韵母 ün 前面加上声母 y, 再去掉 ü 上的两点,

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 yun

一、16个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些?

zhi、chi、shi、ri、

zi、ci、si、

yi、wu、yu、

ye、yue、yin、yun、yuan、ying

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类:

小学汉语拼音教材中的16个整体认读音节可分为五种情况:

1、zhi、chi、shi、ri :

这四个音节的韵母都是舌尖后元音“-i”,发音口形舌位不好掌握。把这四个音节当做整体来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后元音“-i”的困难。

2、zi、ci、si :

这三个音节的韵母都是舌前元音“i”,发音口形舌位不好掌握。把这三个音节当做整体来认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前元音“i”的困难。

3、ye:

这个音节可以看作韵母ie自成音节,也可看作由声母y和韵母ê拼成的音节。如果按前一种理解,那么,把它作为整体来认读,是为了免教拼写规则(《方案》规定:韵母ie自成音节,要把i改为y);如果按后一种理解,则把它作为整体来认读,是为了免教舌面前半低元音“ê”。

4、yi、yin、ying、wu:

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韵母i、in、ing、u前面加y或w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做整体来认读,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

5、yu、yue、yun、yuan:

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撮口呼韵母ü、üe、ün、üan前面加y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也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

PS:yan 这个音节不属于以上五种情况,故不列为整体认读音节。Yan中的a相当于ê,但不是ê。Yan中的an不是“安”的音,实际读ên,国际音标是〔εn〕。有的老师教成“y(衣)-an(ên)-yan(烟)”是可行的。

三、 接下来,教三个简单的联想记忆方法背诵16个整体认读音节。

方法一、巧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平舌音节有哪些字母,平舌音字母表图片(2)

首先,我们先把每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进行联想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织 吃 狮 日 姿 呲 撕 衣 污 淤 椰

yue yuan yin yun ying

约 冤 因 晕 英

接下来,我们来联想成一个故事,故事可以违背逻辑推理,可以推翻常识,不必讲求通顺。也可以由孩子自己进行联想,这样更容易记忆。

平舌音节有哪些字母,平舌音字母表图片(3)

方法二、巧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一(yi)屋(wu)雨(yu),

原来是中秋佳节夜(ye)月(yue)圆(yuan),

又逢秋雨阴(yin)云(yun)影(ying)

意思是前面几个都有i,

有一屋子的小雨点,

原来是因为中秋节到了碰上阴雨天,

因为是阴雨天,

乌云就好像云的影子,

中秋节月亮圆叶子圆。

方法三、巧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ri zi 日 子

Yue ye wu yun ying ci yu

月 夜 乌 云 应 赐 雨,

释义:明月夜,乌云遮掩过来,老天应该要赐给一些雨了

zhi chi yi shi si yin yuan

直 尺 一 十 四 银 元

我拿直尺一量,哇噻,整整下了一十四块银元!

上面的三种记忆技巧,怎么样,您学会了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