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1720~1804年)字崇如,是乾隆时代的名臣,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民间称其为宰相,其实并不准确,清朝没有相位,只有军机处大臣才会被俗称为宰相,刘墉没有入过军机处,这一点比起他的父亲刘统勋是不如的。刘统勋(1700—1773年)历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才是真正不折不扣地“宰相”。
刘墉在民间的名气非常大,主要得益于几部文学作品,清朝有公案小说《刘公案》,还有评书和相声话本《君臣斗》、《满汉斗》、《君臣斗智》,还有现代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这些作品中刘墉虽然是个驼背,其貌不扬,但却机智勇敢,凭借智慧和一身正气,嘲讽皇帝,戏弄权臣和珅,而且屡屡为民请命,是著名的清官、贤臣。刘统勋也在这些作品中出现过,但故事里虚构出刘统勋为了不让皇帝怀疑自己造反,*死两个儿子,还企图*刘墉,显得非常残忍。若是论在民间的名气,刘墉远远强过父亲刘统勋,但如果要比政绩,刘墉就差得多了。
刘墉的罗锅形象是虚构的,刘墉是通过科举考中进士才踏入仕途的,科举考试对考生的形象要求很严,驼背者并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不过嘉庆曾经称刘墉为“刘驼子”,但此时刘墉已是个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弯腰驼背也算正常。文艺作品中之所以把刘墉安排成和珅的对手,是因为嘉庆四年,刘墉参与审理了和珅贪污案,而且刘墉为官清廉,自然被塑造成了和珅的对手,其实和珅担任军机大臣多年,才是真正的宰相,刘墉在乾隆朝最高也只是吏部尚书,还没有跟和珅斗的资格,到了嘉庆二年(1798年),年近八旬的刘墉才开始担任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宰相刘罗锅》中刘墉跟和珅斗智斗勇的情节基本是出于虚构。
历史上的刘墉像个书呆子,虽然为官清廉办事认真,敢于仗义执言,在治理水患、赈济灾民,和改革弊端上取得不少成绩,但很多时候不够灵活,曾经多次被皇帝斥责,被言官弹劾,最严重的的一次是下属官员贪污,刘墉因失察之罪被革职并判处极刑,是乾隆看刘统勋的面子才加以赦免,改为流放。还曾漏泄与皇帝的密谈被罢免职务;主持祭拜文庙,却因没有按照礼数被人弹劾;兼理国子监期间发生贿赂案,受到处分;皇帝到书房看见皇子和师傅久不到场,刘墉做为总师傅被降职。甚至嘉庆二年刘墉担任体仁阁大学士时,还被太上皇乾隆责备干活懒散,小错不断,只是朝中没有人比他合适才能当选。
刘统勋的政绩比刘墉要耀眼得多,在刚刚担任御史就弹劾重臣,三朝元老大学士张廷玉,乾隆经过调查,将张廷玉和尚书讷亲革职查办,刘统勋因此一举成名。刘统勋奉命治理水灾,在全国各地修筑河堤、疏通河道,尽职尽责,还查办了不少在治水中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官员,这些功绩让乾隆皇帝非常赏识,被皇帝称赞为当代的大禹,一再升迁,担任东阁大学士、并且以汉官身份进入军机处,是清朝少有的汉族军机大臣,真正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七十岁大寿的时候,乾隆帝送上亲笔御书“赞元介景”,一时间成为朝中大臣羡慕的对象。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公元1773年),刘统勋在上朝途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乾隆皇帝亲自撰写挽联,前往刘家吊唁,却发现刘家的院落简陋,皇帝的八抬大轿进不了院门。乾隆十分感动,对刘统勋的离世更是哀伤不已,当场落泪,对身边人说:“刘统勋是真宰相”“朕折一股肱!”乾隆皇帝将刘统勋列为五大阁臣之一,追赠为太傅,并赐谥号“文正”,这是古代对文官最高的认可,整个清朝也只有八位大臣获得。相比之下,刘墉的谥号“文清”就逊色不少。刘统勋灵柩回归故乡时,一路上都有官员和百姓沿途悼念,可见刘统勋是真正受到民众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