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骗人护肤品,2022年化妆品黑名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01:47:50

你曾经因为广告词而购买了这个护肤品产品吗?事实上,很多护肤品广告与其实际内容是天渊之别的,只是商家用来吸引消费者的策略罢了。当我们的理性思维遇上经过包装的护肤品广告时,便迷失了。

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了化妆品广告背后的10大骗局!

骗局一:快速美白

人体皮肤的黑白主要是由黑色素来决定的,要想增白就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减少黑色素的产生,要么像处理墙面一样:粉刷!

不幸的是,所有具有美白作用的“涂料”都不安全,基本都含有重金属,比如铅、汞、砷,或者含有荧光剂及激素等。它们初用时美白的效果虽然都不错,但是时间一长,各种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花斑脸、激素脸、荧光脸......,甚至全身出问题都屡见不鲜。

十大骗人护肤品,2022年化妆品黑名单(1)

骗局二:深度控油,锁住水分

水分对皮肤的作用不言而喻,皮肤缺水会加速表层细胞的死亡,角质层随之增厚。机体的这个自我保护性的反应带来的最直接的外观改变就是不好看——脸皮又糙又“厚”。

另外,还一个办法是用油脂。它由我们真皮层里的皮脂腺产生,不仅能滋润皮肤、有效降低皮肤的受损机会,同时还可以像地膜覆盖一样地大大降低皮肤的水分蒸发速度。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同个体之间油脂的“产量”差异很大,所以用些护肤品加以补充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一点要知道:皮脂腺分泌油脂的能力取决于机体的内分泌、代谢等综合状况,单凭护肤品绝对是不可能“深度控油”的;同时,油脂与水分永远是相依相伴的关系——要想保水,“控油”就得悠着点儿。

十大骗人护肤品,2022年化妆品黑名单(2)

骗局三:活性因子,植物精华

从专业角度看,这“因子”和“精华”是统称,可是商家从来不说它们的化学成分到底是啥。甚至皮肤科医生都没有见到有哪篇专业文献介绍过这“活性因子”和“植物精华”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以及基本的作用原理。

在广告里,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不是来自高山就是深海,总之奥妙无比。既然这“因子”和“精华”这么有用,吃到肚子里好好吸收一下,让全身的皮肤都跟着“滋养”和“修复”一下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居然只用脸来吸收?

十大骗人护肤品,2022年化妆品黑名单(3)

这话说到了问题的关键:如果那些“因子”和“精华”都不是小分子而是大分子物质的话,那么它们直接进入皮肤所能发挥的常见作用既不是修复也不是滋养,而是过敏!

化妆品中宣传的“美丽因子”,也就是EGF,又称皮肤再生因子,作为细胞生物制剂,EGF的抗衰老、祛痘印等功效,都源于它能促进表皮组织上多种细胞生长作用。

由于分子量较大,EGF在正常皮肤屏障条件下较难被吸收,一旦皮肤屏障功能不全,可能会引发其他潜在安全性问题。在配方中添加或者产品宣称含有EGF的,均属于违法产品。

骗局四:瞬间抚平皱纹

抗皱产品最令人动心的广告语莫过于“瞬间隐退瑕疵,抚平皱纹”。其实,能够让护肤产品有如此神奇魔力的真正原因只是产品中含有一些例如硅类的颗粒成分,而这类产品通常也仅仅具有即时效果,不能切实改善肤质,抚平皱纹。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抗皱成分可以真正瞬间抚平皱纹。这些具有黏合能力的分子胶等胶质成分极易被水解,一出汗,或清水洗脸后,皱纹依旧屹立不倒。

十大骗人护肤品,2022年化妆品黑名单(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