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缸焖羊肉
仙游的“干焖羊肉”皮肉完好、晶莹透亮、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软而不韧、无腥不膻、脆嫩香醇。原因在其独特的烹制方法与其流传深厚的传统美食文化。
仙游正宗的焖羊肉难能可贵之处,首先在于它的“选材纯正”,用的必须是仙游当地高山原野上放牧的上好的当地山羊为原料;其次便是它别具一格的特有制作方法:把羊选择放血宰*,脱尽毛,卸内脏,把整羊放入锅中,用沸汤淋烫几遍,迅速放入木桶中,再冲入适量开水,淹没全羊,盖上桶盖,待次日取出,按羊脖肉、羊脊肉、羊腿肉、羊杂肉四类分别切开。据说,整个焖羊的功夫其技巧性最强的莫过于对放水与火的把握上了,一着不慎,风味尽失。另外,在食用前的刀工和装盘配料也是有讲究的:必须用锋利的薄刃把羊肉切成薄薄的细片,装盘上桌,佐以姜末、蒜片、老醋、酱油,味道特好,百吃不厌。
传说仙游“干焖羊肉”曾经是北宋皇宫的一道御宴佳肴:说的是北宋的风流天子宋徽宗与蔡京和蔡攸父子志趣相投,有时候,宋徽宗御驾亲临蔡府,直接把蔡府当做娱乐厅、彩排场;每每玩得不亦乐乎,就干脆在宰相府用膳、休憩。谁能料想,宋徽宗对于蔡京精心为他安排的“扁肉”“鸡卷”“水龙”等仙游特色小吃,可馋坏了!可当宋徽宗吃到蔡京平时最喜欢吃的“虫草、人参、当归羊肉汤”时,却不禁打了个饱嗝,面带难色地停顿了下来。心细如发的蔡京立即发觉自己竟然把自称“道君”的皇上那既喜欢山珍海味又怕闻荤菜之腥气膻味的饮食特性给忽略了。于是,他马上联想自己当年在家乡吃的一种没有膻味的白切羊肉,据说是东海南康郡王陈洪进带兵往山剿匪期间,有一天下午,正在宰羊庆祝首战告捷,想不到狡猾的土匪顺着山沟沟灌木的掩护下,悄悄地包抄了过来。顿时,军情火急,士兵们只好把已经宰好搁在热水桶里的整只羊用稻草覆盖着,立即投入战斗,紧急突围。第二天早上,当陈洪进带部队反击胜利归来后,饥肠辘辘的士兵们掀开稻草覆盖下水桶里的整只羊时,想不到手刚抓到羊腿就拔了起来,不但熟透了,而且一股不带膻味只有香喷喷的肉味扑鼻而来,陈洪进和大家当即围了过来,带着胜利的喜悦,美滋滋地饱餐一顿。后来,陈洪进特喜欢这种作法的羊肉,就把这种作法的羊肉称为“白切羊肉”。于是,蔡京就吩咐厨子,按照他所掌握的方法如法炮制。并且,针对陈洪进当年那种战争年代草草急就措施的不完美性,进一步改善为:以慢工细活取胜,特意将其活羊选择放血宰*,脱尽毛,卸内脏,这样一来就更进一步把所有带腥气的杂质
7、.荔枝肉
莆田的荔枝最为盛名,并被成为“荔城”。做成红色的荔枝肉就好像荔枝一样,你不知道是荔枝在引诱你,还是肉在引诱你。是夏季下酒的好菜之一。
做法: 瘦猪肉洗净,切成10厘米长、5.2厘米宽、1.3厘米厚的块,在每块肉上面剞0.3厘米宽距、1厘米深的斜十字花刀,再分别切成2.6厘米长、1.7厘 米宽的斜形快,与荸荠片一并用湿淀粉(30克)抓匀;酱油、白糖、香醇、上汤、味精、湿淀粉(5克)一并调成卤汁;炒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至八成熟时, 将浆好的肉块及荸荠片一并下锅,拨散烦炸2分钟,待剞花肉块呈荔枝状时,倒进漏勺沥去油;炒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熟,先将蒜末、葱段下锅煸炒,再倒入卤 汁芡煮沸,随即放入过油荔枝肉、荸荠片,翻炒几下装盘。
特点:酸甜鲜美,滑润爽口。
8、炝肉 【天九湾为最出名】
肉有很多种做法,但是莆田这样的炝肉却是唯一的。这道菜也是莆仙人非常喜爱的一道,
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非常难,要做好炝肉,没有真传,是很难作出地
道的~想想饿的时候,吃上这么美美的香香的肉,该多幸福啊~
9、莆仙套肠
套肠在仙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可用于铁板、炒、白切现吃,也可以与其他卤味拼盘,十分美味。目前以度尾红猪套肠最为出名,许多人驱车前来。
制作流程:
1.将猪肠洗净,切成约1米长的节段,用筷子将肠壁翻出来,用面粉搓洗去味;用清水漂洗两次,捞出沥干水分,入盆;下入辣椒面、花椒面、茴香面、精盐拌匀;再将肠子翻过来,左手拿住肠子的一端,拉开肠口,右手将肠子的另一端装进左边的肠口里;用手擀抹紧似小碗口大小的肠圈,凉干。
2.锅上中火,注入冷水,下肠煮1小时,熟后捞出,切片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