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越南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巅峰时期美国驻越军队达到了50万之多。但随着美军全面介入越南内战,这场战争并没有按照美国人的设想进行。美国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越南的形势不见丝毫好转。同十年前的法国人一样,美国也陷入越南的战争泥潭中无法自拔。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对这场战争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大规模的反战游行让美国政府心力交瘁。肯尼迪被刺*后,他的继任者约翰逊试图结束这场不光彩、且损失巨大的越南战争。
但白宫为了保全美国的面子,一直想要“体面的撤军”。也就是让北越方面主动认输,保持现有的南北分治不变。但这一愿望最终也彻底落空了,美国的一切措施只是让美国更加深陷战争泥潭。
到了尼克松执政时期,白宫方面已经完全不在乎体面与否,铁了心的要从南越撤军。至于南越政权的死活,尼克松也完全不在乎。
1973年1月,北越、南越、美国、越南民族统一阵线签署四方《巴黎协定》,这标志着美越战争基本结束,此后美国开始大规模撤军,到了1975年,驻扎在南越的美军基本撤离完毕,只留下数千名军事顾问,算是对南越政权的安慰,也是对北越政权的警告:我们还有美国人在这,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美军还会卷土重来。
然而北越早就将美国人的看得透透的,根本不理会美国的威胁。虽然北越打美国人十分吃力,但对上南越军队,就跟捏小菜一样。到了1975年1月份,北越瞅准尼克松深陷水门事件,无暇顾及越南的空挡,果断向南越发动了新一轮“春季攻势”。百万北越军队越过中立线,浩浩荡荡的向南方挺进。
对于这场攻势,美国人预测南越军队至少能坚持一年左右。但少了美国的支持,南越军队一溃千里,短短三个月之内,北越军队和越南民族统一阵线就拿下了邦美蜀、顺化、岘港等重要城市。到了4月,南越首都西贡已经完全处于北越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