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大江南北的著名歌曲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
就创作于德宏
歌唱的就是美丽德宏
德宏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是贝叶经里的“勐卯古国”,司马迁笔下的“滇越乘象国”,马可·波罗游记中的“金齿国”;
德宏是卫国戍边的英雄边陲,滇缅公路记录下了抗战历史中悲壮的一页,爱国的热血奔流不息;
德宏山水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深厚、生态环境宜居、区位优势独特,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
德宏州委宣传部 供图
美丽德宏开放包容
德宏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有瑞丽、畹町、芒市机场3个国家一类口岸和章凤、盈江2个国家二类口岸,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等国家沿边开发开放平台政策叠加,拥有最适合发展中缅边境旅游和免税购物游的条件和政策优势。
疫情之前,中缅边境一日游、三日游等旅游线路和产品是德宏旅游的亮点和品牌。“一寨两国”“一院两国”“一个秋千荡两国”等边境奇观,折射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的深厚中缅两国胞波情谊。
中缅胞波狂欢节、“一马跑两国”中缅跨国马拉松赛、中缅“两国双城”自行
车跨国越野赛、“丝路光影”国际微视频德宏影展等活动和赛事成为国际性人文交流新平台。
因毗邻世界上最大的珠宝玉石资源国缅甸,德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珠宝玉石加工集散地,是翡翠加工制作展示销售的重要基地,是业内人士公认的“东方珠宝城”。
资料图 德宏州委宣传部供图
美丽德宏团结和谐
州内居住着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76%,是全国30个、云南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兼容并蓄、交相辉映、有机融合,成为德宏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典型代表。傣族剪纸、孔雀舞、葫芦丝、景颇族目瑙纵歌、阿昌族户撒刀锻制、德昂酸茶制作、水鼓舞、傈僳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传统别致中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在传承民族文化中,不断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和谐稳定。
在盈江县拍摄到的双角犀鸟 (2020年5月11日摄)。盈江县融媒体中心 尹以祜 摄
美丽德宏绿色生态
德宏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800—1300米,年均气温18.4℃—20.3℃。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拥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71.84%,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鸟类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了“一条钻石线,泡尽天下汤”“中国亚马逊,看够珍稀鸟”等旅游名片,是理想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也是发展休闲度假、康疗养生、研学旅行、低空旅游等高端旅游和露营自驾、探险探秘、户外运动等旅游新业态的理想之地。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
德宏州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已成为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带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随着全州实现县县通高速、“一小时”经济圈建成,旅游的通达性、便捷性明显提升。
芒市机场自通航以来先后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西安等地航线,以及直飞缅甸仰光、曼德勒的国际航线。
陇川通用机场投入运营,州外省内航空网布局进一步完善,有力支撑了“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全州重点旅游城镇、旅游特色村分别规划建设有一级、二级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点,接待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加快全域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发了“德宏文旅”等系列旅游类APP、小程序、AR、VR等服务产品,实现旅游服务和管理全程、全域、全覆盖。
疫情期间
德宏州认真贯彻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
各项决策部署
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交出了无一例阳性病例外溢的成绩单
实现动态清零后
德宏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一揽子政策
制定德宏州相关支持措施
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帮助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
化危为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德宏已陆续新增、恢复了芒市至广州、深圳、上海、成都、长沙、无锡等地的多条航线,单日最高航班恢复到54架次,旅客吞吐量接近5000人次。特别是6月份,瑞丽市调整进出措施后,仅10天内新增入城车辆3.8万辆、人员超6.8万人,至今仍持续增加。7月1日至16日,全州接待游客91.05万人次,同比增长115.9%,旅游总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83.51%,全州旅游市场正快速恢复。
下一步,德宏州将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的四季康养旅游胜地,坚持改革创新、品牌引领、全域统筹、生态优先、突出特色,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数字化要求,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大力推进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大力发展康养旅居游、边境跨境游、自驾露营游、体育运动游、健康医疗游、节庆演艺会展等旅游产品。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全域配套。实施“旅游 ”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建设、城镇化、现代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融合。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强化旅游标准化和质量品牌建设,健全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实现市场监管全域强化。
临沧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
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
辖1区7县
常住人口225.8万
是云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