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滕仕矿李琳娥特约记者秦玲玉徐兴映文/图
老人档案
姓名:朱粉芝
出生年月:101岁(1920年生)
性格和生活特点:性格好、直爽,生活完全能自理,还能种点菜、捡点核桃花创收
宣威市宝山镇太和村委会一组,数人合抱之粗的百年核桃树下,坐着一位顶着头巾、身穿天蓝色绣花衣服的老人,她正举着苍蝇拍左右张望,动作灵活。老人叫朱粉芝,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1921年,但她82岁的女儿靠着门框边捏糯米粑粑边说老人属猴,实际年龄比身份证上还要大一岁。
屋里炉火正旺,锅边烙着的几个糯米粑粑的外皮已经开始发黄,不断冒着香气。这是听说记者一行要来,朱粉芝的女儿专门做的。
闻着这香气,记者在屋外和老人聊天。整个过程轻松愉快,没有任何障碍。老人视力、听力极好,思路清晰;老人爱笑,而且笑得天真无邪。聊到那些年的苦难生活时,老人常用“背时了”起头,语速放慢,音量明显加大。
■困难的时候
茅草房顶总也补不严实,不是这里漏水就是那里透风。冬夜里,冷雨一直在下。孩子们就睡在茅房地板上的松针中,寒雨滴在身上,一个个身体蜷缩着。这时候,她得起来把孩子一个个抱到稍干燥点的地方,然后把火塘里的火添旺一点。这是朱粉芝老人脑海里这一辈子最苦难的记忆:“背时了,那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呀!”
老人的家原本在格宜镇一个叫大凹塘的村子里,早年间,丈夫到个旧背矿,后又回格宜帮大地主家用牛车拉火腿进城卖,辛辛苦苦,生活捉襟见肘。
“最苦的时候,我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到了格宜镇的大兴村生活。那时,大女儿也才12岁。”朱粉芝老人说,“住的是茅草房,低矮狭小,下雨就漏。没有床也没有被子,搂来松针铺在地上,娘五个就依偎在上面睡觉。”
生活,就靠她帮人推磨、舂碓、绩麻、纳鞋底等维持。到了大集体的时候,一家人的生活开始好转。为挣更多的工分,她都是干男人*活,用牛车拉石头,烧石灰;能挤出时间的时候,就帮人纳鞋底等。
■想不到有这么好的日子
“根本想不到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她住的茅草房,在儿子结婚的时候拆了盖成瓦房,前几年又盖成了砖房。孙子孙女家,家家盖起了大房子,还有好几家在昆明买了房。姑娘都已经当老祖了,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十分热闹。
朱粉芝老人现在自己做饭做菜、洗衣洗碗。儿女们上门时,她都亲自下厨,一会儿就把饭菜端上桌招呼开饭了。
现在,老人领着高龄补助等国家补助资金,吃的米、肉和穿的衣物等,孙子们都随时送上门,吃不完,也穿不完。
村民们都说她,以前的苦日子过多了,现在老天保佑她多活几年过过好日子。老人说,她其实也知道,是共产党的政策好,让她过上了好日子,才得以长寿。她的几个孙子都很成器,不愁吃穿。
■动作灵活的老人
说话间,82岁的女儿夏有定削了个苹果递到了母亲手中。朱粉芝老人一手握着苹果,一手稳稳地用刀撬下小片苹果,然后放入口中。女儿说,母亲虽然没有了牙齿,但吃苹果一点也不费力,就是薄一点的洋芋片,母亲照样吃得嘎吱嘎吱响。
老人多年来都是和儿子家一起住在格宜镇的大兴村,但生活是一个人过。老人说:“柴米油盐菜,儿孙们会送来,想吃什么做什么,我一个人生活才自在。”老人还有三个女儿,她想去哪家了,就叫孙子打电话叫姑娘家来接。这一次,她到大姑娘家已经近一个月的时间,老人提出想回家了:“我栽了几棵豆,现在肯定爬藤了,我要回家插豆杆。可姑娘不让回,硬要留着再住几天。”
老人的孙子夏明飞说,奶奶种豆的那小块地就在公路边,离家有五六分钟的路。奶奶现在走路依然不比常人慢多少,提上小半桶水走路依然不费力。
老人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提上小半桶水就去姑娘家的门前浇花。
女儿说,遇上农忙时,没来得及洗碗就下地。等回来时,老人已经帮忙把碗洗得干干净净了。有时在楼顶上晒洋芋片,老人也会爬上楼顶帮忙翻晒。而老人的衣服一类的,老人换下来后自己就用手洗了。
这些年,老人不缺钱,儿孙都很孝顺,还有几个当老板的;老人每年还有政府补助的几千元钱。尽管生活条件这么好,但老人还是闲不住,要去“创收”。前几年,老人种葱姜蒜等,赶集的时候就自己坐车到集镇上去卖,一小捆卖得一元或两元,一次还能有几十元的收入。最近几年,虽然自己也能轻松地上下车,她也向驾驶员保证“就是出了什么事,我也不会骗你”,但单独要上街时驾驶员却不敢再载她了。上不了街,她就把她捡的核桃花及种的葱姜蒜交给子女带去街上卖,一年有上百元的收入。
老人乘车不会晕车,前年和80岁的女儿去昆明,反倒是女儿晕车倒在她的怀里。她一手抱着女儿,一手还帮女儿捶捶背。老人喜欢昆明,多次爬过圆通山、西山,“天天是赶集天,可以看到很多老人”。
女儿夏有定说,母亲晚上八九点睡觉,一觉就睡到大天亮,“动都不动一下,睡得很踏实”。母亲性格好,为人处世直来直去,心肠好,有东西舍得给别人,就是在最困难的那些年,帮人纳鞋底等,别人因贫困付不出钱,她也从来不会向别人要。
记者采访完即将告别朱粉芝老人是下午4点左右,老人的女儿夏有定家两层楼的新房里,午后的阳光十分灿烂,但像阳光一样灿烂的,还有朱粉芝老人发自内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