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何寨镇庙底村来历,临潼何寨庙底村历史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05:53:17

选自《渭水河畔·张东村志》

概述

张义村,位于渭南市城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9°23′25″北纬34°31′11″之间,海拔350米左右。行政区划为渭南市临渭区,现归属渭南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杨街道办事处管理。距渭南市中心约五公里,是临渭区辖区内西部最大的一个村庄。

临潼区何寨镇庙底村来历,临潼何寨庙底村历史(1)

村西以零河为界,隔河与临潼何寨乡寇家村为邻,南边与零口王庙地界搭畔,北靠渭水,居于渭河南岸。东距少华山约20公里、(太)华山约50公里,西距骊山约25公里。翠华山约80公里,南望台塬约6公里、秦岭约44公里,北与西安市临潼区的田市镇、油槐街办隔河相望。郑西高铁、大西高铁越村而过,310国道横贯东西,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渭南市高级中学等矗立村南,国道宽阔,交通便利,是一个靠近渭南城区的村落。

张义村历史悠久,素有东府第一大村”之称。村大人多,居住集中。以两个行政村机构行使管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义生产大队划分为张东大队、张西大队。2015年重新调整区域划分,合村并镇,灵阳村划归张东村委会管辖,至2017年,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土地种植面积2308亩,共有5个自然村,即张东村、东小寨村、西小寨村、灵阳村、张东新村,共计12个村民小组,1231户,4490人。

本村是渭河进入渭南的起点,渭河由零河汇入流经村界,渭河古称禹河,禹水,三国时期曾易名魏河,后改为渭河。河谷宽约4公里左右,河槽宽约400米左右,水流量充足,资源丰富,对人民生活、农业发展和调节气候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长期的径流冲刷,形成宽窄不一的渭河漫滩。

临潼区何寨镇庙底村来历,临潼何寨庙底村历史(2)

村名由来

张义村历史悠久。据传说,早在西汉时期,此地便有张姓人家临水而居,垦荒种田,经年繁衍,逐渐成村,为盼人丁兴旺,取名张盈村。上世纪60年代,村上组织老辈座谈,得以证实。

据村中原玳珼(同音)庙门前石碑文字记载:“大明陕西省西安府渭南县石泉乡距县三十里有张盈村”。足以说明,明代早期,张义村曾名为张盈村,立碑处也正好距渭南老县衙门口三十里。另村原南庙的檩梁上也曾有“张盈村”字样。

新修《渭南县志》曾载:明朝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历史上第一部县志记载,张义村为灵阳里管辖,刘姓的出现是在东汉末年,明朝早期增加了小寨村,也叫吴合寨,仍归灵阳里管辖。清代一直沿袭明时行政建制,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乡、里制为乡、保、甲制。

临潼区何寨镇庙底村来历,临潼何寨庙底村历史(3)

姓氏来源

数千年来,大凡各个村落、每个家族、姓氏的繁衍,悲欢聚散及其村庄的开拓与兴衰,无不记录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感人至深的创世历程,折射着中华民族灿烂之光。张义村也不例外。本有木、水有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综上所述,张义村是因张姓人家最早居住而故名。但从史料所知,曾有樊、李、郭、解(hai)、刘、赵,六个姓氏人家在此居住,清顺治初年(公元1640年)间,杨姓人家由贠曲滩子杨村(现为临渭区阳郭镇北杨村)迁入本村。

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风云动荡、灾情、疫病、战乱。张姓在明朝嘉靖以前就已自行消亡。解、郭两家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关中“回回乱”惨遭灭门。杨姓人家和其他姓氏人家在此时也未幸免,同样遭到烧、*、抢、掠,全村仅剩瓦房两间(高升住地)。南场一处草棚(包子虎),时因回回乱中义军的住房幸免。

张东村姓氏:

一组(东小寨):郭姓在清朝末年由阳郭镇迁入,王姓(河南兰考)、麻姓(河南鄢陵)、查姓(河南鄢陵)由民国时期迁入,谢姓(河南兰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迁入,木姓在土改时期由西庆屯迁入,张姓在六十年代迁入,于姓(山东)八十年代迁入。

二组(西小寨):查姓(河南鄢陵)、种姓(河北大名府)、张姓在民国时期迁入、冯姓土改时期由西庆屯迁入。

三组:夏姓(河南)、张姓(庙底)由民国时期迁入,李姓(山东)由文革时期迁入。

四组:李姓(零口冯李村)由清朝迁入,刘姓(蓝田)、赵姓(山东),王姓(河南濮阳)张姓(零口)在民国时期迁入,李姓(李生彦,商州)在文革时期迁入。

五组:苗姓(甘肃)由清末迁入,孟姓(山东菏泽)在民国时期迁入,李姓(文正)由河南洛阳民国时期迁入,李姓(长来)民国时期由桥村迁入。

六组:陈姓(湖北)由清朝时期迁入,刘姓由民国时期迁入,冯姓在五八年干部下放时落户,董姓在九十年代迁入。

七组:张姓由民国时期迁入,万姓由改革开放期间迁入。

八组:屈姓(商洛)、王姓、薛姓均在民国时期迁入。

九组:种姓(河北省大名府)上世纪二十年代迁入,王姓(山东郓城)在民国时期迁入,何姓在五八年干部下放时落户,苗姓、尹姓九十年代由陕北迁入。

张东村总共929户(1-9组),杨姓约占总户数的67%,李姓约占20%,其它各姓约占13%。

东西小寨的故事:

东西小寨同属一个李姓祖先,本是一名军户,据传祖籍属今河北省一带。战乱年代,避祸逃进深山野果充饥,家族本姓“理”因食“李”的野果得救,为谢救命之恩,让后辈牢记改“理”姓为“李”姓自此沿袭。

明洪武年间,西安城大明秦王府*当差的军官(李舍之)告老,奉秦王朱樉之命,携带家族众人于渭南县石泉乡吴合寨(小寨村)屯住安家,念其随王多年征战有功,安居之后,垦植田产,牧渔农桑,从第一代入住至今大约六百多年左右,二十多代人。渭南市区三马路上的小寨村、高陵县湾子村的李姓与之同宗,清朝道光年间,先祖李生发带领一支迁往临潼北潘魏堡村,在早年清明节里也曾归来祭奠先祖。

军户落户之后,其家族一直享受着种地免税的优惠政策。家族虽然经过了几十代人的繁衍生息,祖先流传的勇敢、顽强、勤劳朴实的精神,始终影响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军人的血统一直延续着先辈基因的光辉,不管在抵御外族侵入还是和平年代,李氏家族的后人一直以报销国家、参加军队,作为自己的荣耀。

历史人物

李殿华,原名李芳殿,字朴臣,号“渭川行一”,本村西小寨人,生于大清嘉庆甲戌年闰二月二十五日(1814年4月15日),道光葵卯年(1843年)中举。道光(1848年)任湖北孝感七品知县,履职五年。咸丰七年(1857年)任汉阳五品同知,湖北“鄂军”三品参将。征战十年,文韬武略。同治二年(1863年)阵亡殉职,享年49岁,祭葬于汉阳七里庙。

李殿华殉职后,被誉为“大清第一铁血知县”。在任湖北孝感县知县期间回故里省亲时,捐资主修零河万善桥。

为纪念他的功德,其后人有联曰:楚天黄鹤,做官清正,大清朝殿上下,都说参将一清官,敢清官场邪气,敢犯越无理法度,开黄仓、勘时乱,平定千里河山,名垂汉阳七里庙;秦地白云,为人举直,中举文华内外,尽显同知全举才,能举人间大旗,能举扬满腔情怀,办义塾、修善桥,教通数姓乡子,魂系渭南张义村。

名人志士

杨晓初(1894年-1977年),张义村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25年参加革命,同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7年被党组织派往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部工作,任财委常务委员,兼省财政副厅长。1928年随许权中旅参加渭华起义,任军事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任。1929年后按照党的指示,先后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团长,西安中山中学教员,抗日同盟军十八军参谋长,率部与日军作战,失败后转入上海肇和中学当教员,以教书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斗争,并与杨明轩合编《初中代数》《高中三角学》等教材,由开明书店出版。1936年经杨明轩推荐任国民党十七师军需处长,三十八军西安办事处处长,长期从事地下党的地下工作。在复杂的环境下,为党筹措活动经费,为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在两个儿子被捕入狱的情况下,始终忍痛不露声色。1946年夏秋之交,李先念、王震率部中原突围入陕,途中遭到胡宗南大军围堵,杨晓初通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桂滋搞到其作战计划及部署,及时报告中央,为李、王部队北返延安起到重要作用。1948年进入解放区,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受到*、*、任弼时等中共中央*接见。

1949年西安解放后,历任西安军事管制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北财委委员,秘书长,计划局局长,中共西安市委委员,西安市委党组成员,西安市副市长,主管财贸管制和城建工作。

参加渭华起义、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杨立志,李宁人,杨公麦,杨立仁,杨数勋,杨萍湖,李国勋,李俊彦,李钰亭,杨秀峰,杨生枝,李振刚,刘景民等人。

以及在参加1937-1945年抗战中,英魂永驻的多达77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张桢祥,杨成志,李启长,杨忠志,杨灵泉,等人。

学校

张义小学是由南庙(真武大帝庙)改建。初始名为张义村第一普小,使全村孩子受教。

1953年改为张义完全小学,1969年改为张义七年制学校,学校基本保持着六百名左右学生,十三、四个班级,配备了20多名教师,附属着小寨分校(王寺庙),1986年以前的张义村,男女基本都受教于张义小学,走向社会的各界精英,都来自张义小学母校。1986年,张东小学从张义小学分离出来,村上动员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带头捐资捐款,与二组村民置换土地,把不到三亩地的张东小学扩展为12亩的新学校。由于2012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开建,2013年张东小学撤销并拆除,至此张东小学终止,统一转学于高新一小继续学业。

源远流长 滩子杨

2016年夏季,张东村村志协作组一行五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去滩子杨村的寻亲之路,了解考察杨姓祖先几百年前的生存生活迁徙历史,为村志写作寻找证据佐料。去时希望没报多大,仅存着试试的心态,因为与老家已经失去联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老家的父老兄弟还好吗?生活过得怎么样?他们还会相认接待这个当年的张义杨姓兄弟后辈吗?一切都是未知,惶惑不安的心情充满每个人的心头,进村说明了来意,村主任热情地领着我们去见一个叫杨顿的中年汉子,一副朴实憨厚的外表,透出了精明强*本色,热情似火的接待让我们受宠若惊,真好似回到家里的感觉,侃侃而谈的话语、有条有理的分析把我们引谈到了历史的从前。据说,杨顿对杨姓家族史的研究、搜集、考察、整理工作有多年,凭着一腔热情,坚韧的毅力,加上厚实的文化学识,自费外出取证、搜集,系统地整理出了自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杨姓祖先由山西洪洞迁转陕西渭南的历史及辈分资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丰盛的饭菜过后,又与众多年老高寿座谈,为我们提供了众多详实资料和内容,恋恋不舍,满载而归。2017年4月5日清明节,中断300多年的返乡祭祖活动重新恢复,血浓于水,情重于山,滩子杨(北杨)、张义村杨姓兄弟在祖宗的坟茔前又携手在了一起。

如今历史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变革时期,无数村庄的命运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折,有的村庄被遗弃,只剩下了断壁残垣;有的村庄连根拔起,不知迁移到了什么地方;有的村庄被裹入城镇化的潮流中,变得模糊不清,在渭南发展的大趋势下,村子何去何从,是一个未知的命题,更是一个难知的归宿,记住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通过编纂历史、阅读历史、理解历史,激发起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归宿感,才能让家乡的建设更加和谐美丽,让子孙后代共享开放富裕、美好幸福的生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路在何处,路在脚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