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比例的手机,可以拆分为两个常见的比例,看视频和聊天同时进行更方便
然而这种为视频和游戏体验而优化的屏幕比例,会让手机变得像遥控机,单手操作体验不佳,市面上也没有普及。
针对同屏操作多个应用,其实国产手机厂商提出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小窗模式,如今包括魅族、OPPO、vivo、小米、华为等主流 Android 厂商都加入了类似的功能。
魅族是较早推出该功能的厂商之一,并且针对应用做了优化,保证应用进入小窗模式后可以等比例缩小,文字和内容仍然清晰,同时支持多个应用,用完即走。
▲魅族的小窗模式
这样一来,更灵活的尺寸和应用内容缩放便解决了 Android 分屏功能的缺点。
苹果虽然没有在 iPhone 上推出系统级的分屏功能,但对部分使用场景做了针对性的优化和功能,比如自 iOS 14 系统推出的画中画功能,正是为了满足同时观看视频和聊天等需求。
信息通知和电话功能也经过优化,此前来电话 iPhone 会自动进入全屏,现在则是以可交互的通知窗口,信息通知也是一样,下拉即可交互,微信等第三方应用也支持。
▲ iOS 的电话、信息、视频,都能缩小化运行
小窗模式来自 PC 窗口概念,同时优化了移动端卡片式多任务操作体验的不足。比起内容消费设备手机,拥有更大屏幕的平板其实更需要它。
比起 iPhone,其实 iPad 更需要小窗模式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是电脑。
这句话可以说是近几年最出圈的苹果文案之一了,既表达了苹果对于 iPad 未来形态的设想,也表明了它在众多电脑形态设备中的地位,只是不同人对于 iPad 的认知不一样。
在不少人看来 iPad 就是一个「买后爱奇艺」的内容消费设备,而非和 PC 一样的生产力设备,即便现在 iPad Pro 最大尺寸已经到了 12.9 英寸,用上了和 Mac 同款的 M1 芯片。
同时 iPad 也配上了键盘、触控板、以及笔,但在硬件性能上无可指摘的它,在系统软件方面处于弱势。
因此一直以来苹果都在优化 iPadOS,引入键鼠支持、升级多任务功能等都让它更好了,但与 PC 的生产力来看,还是差不少,大型生产力应用和配套生产方式的缺失,让它仅适合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