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H-1000XM4
作为新一代升级产品,索尼为WH-1000XM4升级了HD降噪处理器QN1,采用了新一代算法,对采集到的音乐、语音和噪音信号进行每秒超过700次的感应,进行实时降噪优化。此外,WH-1000XM4在两侧耳机中均搭载前后双反馈麦克风,能够灵敏地捕捉周围不同频段的环境噪音,并精准传达至降噪处理器,在降噪性能上相较WH-1000XM3有了进一步提升。
WH-1000XM4升级了HD降噪处理器QN1,配合多麦克风系统,降噪效果进一步提升
此外,得益于自适应声音控制功能,索尼WH-1000XM4可以自动检测用户的活动状态和活动地点,并借助AI系统进行智能学习,识别办公室、健身房或咖啡厅等用户的常驻场所,从而自动切换预设的环境声和降噪方案,营造出便捷的降噪体验,这点可以说十分人性化。
BOSE 700采用了3个麦克风用于降噪,在手机应用中支持11级降噪调节。耳机左耳罩上的按键可自定义3个降噪等级以方便用户进行快捷操作(默认设置为10级—5级—0级)。0级几乎和没戴耳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外界声音,10级则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虽然操作很容易上手,但基本没有智能属性,每次还是需要手动进行调节。
BOSE 700支持11级降噪等级,需要进行手动调节
实测下,索尼WH-1000XM4和BOSE 700的降噪效果可以说都是目前行业中的最佳水准,以笔者个人主观使用感受来讲,分别戴着这两款耳机行走于嘈杂的街道以及地铁车厢里,低频噪声和周围的环境噪声都能被很好的消除,这时音乐播放音量大约控制在50%左右就可以很安静地欣赏音乐。
日常使用有一点感受比较明显,索尼WH-1000XM4和BOSE 700两款耳机在降噪模式下的负压感还是有区别的,我自己和同事使用后都觉得BOSE的降噪有一定压迫感,开启降噪一段时间后会觉得不太舒服;索尼则相对好一些,没有明显的压迫感,久戴也不会觉得不舒服。
其实对于整体的降噪风格来说,索尼WH-1000XM4的降噪效果更加均衡一些,除了交通工具本身的噪音之外,还能够将嘈杂的人声和靠近中频的噪音也消除掉;而对于BOSE 700来说则比较专注于交通工具的低频噪音,虽然它用了3个麦克风收集外部环境噪音,但是由于高频及人声的频率比较快,制造的反向声波不能准确的进行抵消;而也是因为BOSE 700没有专门的降噪芯片对高频及人声进行很好的降噪处理,因此这部分的降噪效果要比索尼WH-1000XM4弱一些。
【智能免摘对话】是这次在WH-1000XM4上新增的功能,它的核心作用是当耳机侦测到用户讲话时,可自动暂停音乐并接收环境声音;讲话结束后约30秒(或操控耳机),此模式将会关闭。所以此功能的优势是只要你一说话,就可以戴着耳机与他人交谈,而无需做任何其他操作。
实测下,这个功能还是很好用的,当我开口说话的同时,音乐立刻暂停并切换为环境声模式,此时外界的声音被收入耳机,即可轻松交谈。在APP里,用户还可以设置语音检测的灵敏度以及自动关闭此模式的时间,带来更智能的使用体验。
相比之下,用户佩戴BOSE 700在降噪模式下想要直接与他人交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根本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此时要么摘下耳机,要么按两下耳罩上的降噪控制键调到环境音模式,但很显然,后者还不如直接摘下耳机来的更方便。
音质对比
音质方面,索尼WH-1000XM4采用和1000XM3相同的40毫米发声单元,在蓝牙编码上则支持SBC、AAC和自家的LDAC编码。LDAC技术的加持可以说为1000XM4的音质加了不少分,我们知道LDAC是索尼自研的高解析蓝牙音频编码,它可传输约3倍于普通蓝牙音频的数据(最高传输速度约为990 kbps),实现Hi-Res高音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