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拉丁学名:Acanthopanaxsenticosus (Rupr. Maxim.) Harms),别名: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针。属于刺五加组落叶灌木,高1-6米;分枝多;一、二年生的通常密生刺,稀仅节上生刺或无刺;刺直而细长,针状,下向,基部不膨大,脱落后遗留圆形刺痕,叶有小叶5,稀3;叶柄常疏生细刺,小叶片纸质,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锐利重锯齿;小叶柄有棕色短柔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有花多数;总花梗无毛,花梗无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黄色;萼无毛;花瓣卵形;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球形或卵球形,有5棱,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五加(原变种)(拉丁学名: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 W. W. Smith var. gracilistylus),属于花椒五加组灌木,高2-3米;枝灰棕色,软弱而下垂,蔓生状,无毛,节上通常疏生反曲扁刺;叶有小叶5,稀3-4,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无毛,常有细刺;小叶片膜质至纸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伞形花序单个稀2个腋生,或顶生在短枝上,有花多数;花黄绿色;萼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花瓣5,长圆状卵形;果实扁球形,黑色;花期4-8月,果期6-10月。
我国古代关于五加的记载和药用非常古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被列为上品,然而究竟是刺五加还是其他五加植物,因为五加属植物分布全国大多省份,因而还是略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刺五加,另外由于刺五加分布在北方,和东北人参产地相近,因而被称为五加参,大多认为刺五加药效更好一点。
当然也有的认为是五加属所有种都具有同等药效。这不是我们介绍植物辨识的话题,因而略过不谈。我们只要知道,刺五加和五加并非同一种植物,而且现在都是被用来作为药材或者酿酒之类,因而可以说五加属植物都被入药。我们就来谈谈二者的简单辨识区别。
一、【分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