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一次英国BBC一位女记者在采访巴巴多斯首位女总理米亚·莫特利时,毫无掩饰地以指责的口吻询问莫特利总理:我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巴巴多斯要如此“迎合”中国?
莫特利总理见状毫不掩饰地回怼过去:我们和中国建交44年了,你们无视中国在世界各地扮演的重要角色,却总把我们当作棋子来看待,这是不真诚的。如果你只关注加勒比海或非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这就有点虚伪了。
这番话,顿时怼的英国BBC记者哑口无言。
从客观的角度说,虽然莫特利总理为了我们仗义执言,但这番话也非常在理。毕竟英国作为前殖民者什么都没给巴巴多斯,而中国却给予了巴巴多斯许多帮助。
就像莫特利总理此前在回击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马修·坎贝尔所发表的《小英格兰?早不是了,巴巴多斯正在成为“小中国”》的文章所打的比喻:后殖民时期的巴巴多斯就像一个把坏房客驱逐了的房东,只不过,房客在走前把窗帘、窗户、灯和门都拆走了。那么我们就得想办法用仅有的一点钱把门窗装回去,而这正是中国发挥作用的地方。
所以说英国的强盗逻辑,永远不可理喻。
大不列颠早晚得变成“小不列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