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大染坊》之中,陈六子的主角光环过于耀眼,世人皆被陈六子的见识、能力所折服,而其实在剧中,还有一些隐藏的高人,他们有的是陈六子的伯乐,有的是陈六子的恩人,有的则是陈六子生意场上的对手,他们的存在既丰富了陈六子的人生轨迹,也点拨了陈六子的人生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在《大染坊》中的隐藏高人吧!
这首当其冲的,应是张店卢老爷子,也就是大华染厂东家卢家驹的父亲。
陈六子曾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一个人就是卢老爷子,并说卢老爷子的眼力、才气、见识绝不在上海林伯清之下,这评价是很高了,你想一个是乡下土财主,一个是上海商业家,陈六子居然认为卢老爷子格局远在上海林伯清之上,由此可见,卢老爷子那绝对是一个高人。
第一:卢老爷子善于把控谈话技巧,能将话语主动权巧妙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不会让对方觉得突兀,反而认为深受器重。在陈六子初到张店与卢老爷子谈合作事宜时,曾开口大赞卢大少爷出国留洋,是个一等一的人才,【采瑛】卢老爷子深知长子品行,并不加点评,反而将话锋转到了陈六子身上,并说爹好娘好,不如自强好,这句话就是在肯定陈六子的能力,如果这是简单的肯定,那么下一句他说:《明史稿》里讲,洪武皇帝朱元璋,一字不识通六经,我看你就有那么点意思。这句话一出来,那真的是对陈六子相当满意了,不是谁都能与皇帝相提并论,陈六子原本可能觉得自己一字不识,在卢少爷面前还有些许不自信,但卢老爷这句话一出,对于陈六子而言那是极高的评价,既肯定了他的能力,又点明虽不识字但并不是没有文化,也让陈六子在心里暗暗佩服。
第二:卢老爷子凭一举之力扭转局面,在卢少爷与陈六子言语交谈中,并不融洽,陈六子站起来直言:做生意讲究弯刀对着瓢切菜,我是那弯刀,大少爷不是那瓢啊。说完就要离开,卢老爷子赶忙拉住,一边说着陈六子在上海和洋人互动趣事来缓合气氛,一边给自己的儿子使眼色,好在卢大少爷在父亲的暗示下,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便主动给这即将冷场的尴尬场面递了个台阶,这才让生意有了谈下去的余地。
卢老爷很明白,凡是干大事的人,首先第一条要学的就是礼贤下士,所以他对陈六子可谓是给足了诚意。
第三:卢老爷的格局很大,知道做生意讲求的是诚心,而陈六子既是合伙人,同时也是印染界一等一的人才,在青岛开染厂,是一万大洋的起步合伙,可利润分成却是倒着四六分,陈六子拿六,卢家拿四,此举可以说是让陈六子心悦诚服,并将所有心血都放在了染厂上,而卢老爷子更是在染厂开业一个月之后,亲自来到青岛,为陈六子站脚助威,奠定了陈六子是染厂主事人的资格。【采瑛】
陈六子不认字,他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教给他: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就这么一句话,让陈六子一生受用不尽,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几次三番扛住了对手的挤压,并成功翻身,成为印染界有名的商业家。
如果陈六子是一匹千里马,那卢老爷子就是慧眼识君的伯乐,陈六子此人虽然能力卓越,但要价高,心气儿也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他合伙的,像之前的济南三元染厂赵东初的父亲也曾和陈六子谈过合办染厂的事,可赵老爷子就觉得陈六子要的分子太高,超过了他能接受的底线,也就导致了合作谈判中止,济南三元染厂虽然在后来也是个大厂,但它的名气比起陈六子的飞虎牌来说,还是略逊一筹。
这也可以看出卢老爷子的眼力劲,当样,同样来说,如果不是卢老爷子有远见,陈六子可能到最后也只是周村的一个小染匠。所谓贵人,不外如是。
这第二位高人,便是济南名家苗翰东。
苗翰东是第一批赴洋留学生,回国之后在济南建立起自己的事业,有面粉大王的美称。人人提起苗翰东那都是竖起大拇指,济南地界的地头蛇也没有一个敢去招惹的,用上海商业家林伯清的话来说,苗先生穿上西装那就是有文化的大亨,穿上便服就是儒雅士绅。【采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