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辛德勒和在当地的纳粹军官高斯做了一笔交易,他花了巨资,说服高斯把DEF的犹太工人转移到斯洛伐克。辛德勒列出了常常的犹太人名单,高达1100名,他们都是幸运儿,没被送到集中营去。这才有了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纳粹德国失败已成定局,辛德勒也要逃命去了。临行前,他救下的犹太人送给他一枚专门订制的戒指,上面刻有一句话“救一命者救天下”,同时还给他写了一封联名信,目的是为了防止他被捕时用的。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虽然辛德勒救人的义举很伟大,不过从那封联名信可以推断出一种救人动机:身为纳粹的辛德勒,早知德国会败,便想方设法救下1100个犹太人的命,以此来开脱自己的罪名。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是绝不是无中生有,毕竟辛德勒是一个“前科累累”的精明商人,他知道怎么给自己留后路。
辛德勒救1100名犹太人的行为很高尚,不过,其救人动机高尚与否,就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再来看看何凤山的救人动机。
1938年3月,纳粹德国武装吞并了奥利地,奥利地大使馆被降级为维也纳领事馆,总领事一职由何凤山出任。
因为纳粹德国的反犹政策,欧洲的犹太人正在大量遭受迫害,奥地利犹太人也未能免灾。犹太人想离开奥地利去其他国家。
纳粹当局有一个规定:如果有人能够以入境或最终目的地签证的形式提供“移民证明”,就会被允许离境,包括那些被捕并被驱逐到集中营的家人也将释放。
不过在纳粹的高压威胁下,绝大多数国家都拒绝接收犹太难民。犹太人为了生存,跑遍了各大使馆或领事馆,当然他们最想去的还是美国,不然就是其他对犹太人没那么深的敌意的国家,不过都遭到了无情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