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领到退休金,第一件事就是背起背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妈早在头几年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了,退休之后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可真正等到这一日的时候,心情又不怎么美丽了。
原来她一大早兴冲冲去办理退休,结果发现自己工龄少算了7年,当即心理就有点崩溃,万般无奈之下开始查找当年的材料。
经过多个地方材料的查找,总算是如愿拿到了养老金翻番的待遇,这下终于安心出去旅行了,到底是咋回事呢?
下面【社保精算师】将为你深度解析:
01、工龄,为何会出现问题在60后、70后附近出生的人,总会讨论“工龄长短”的问题,似乎与养老金有紧密的关系,可还是弄不清楚其中的关联,到底咋回事呢?
工龄,实际上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是包括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实际缴费年限,也就是参保人实际参保缴费的 年限,另一部分是视同缴费年限,并非人人都有。
当年的国企*,工人下岗,造就了一大批灵活就业人员,而这一批人在退休时,如果有材料来证明当初的连续工作年限,是可以认定工龄的。
这个材料就是人事档案中的招工材料、服兵役材料、知青下乡材料等,如果在退休时不能提供,那么,视同缴费年限无法享受,工龄也就大大缩短。
02、视同缴费年限如何影响养老金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金之和,然而,对于下岗后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如果有相应材料证明,他们可以多领一份过渡性养老金。
假设灵活就业人员网友妈妈,曾经在国企下岗后,自谋职业,缴费15年,一直按照最低档次参保,那么在大连退休后,养老金能领多少呢?
如果说没有一分过渡性养老金,那么,老王的基础养老金=8234*(1 6%)/2*16*1%=69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9850/139=287元,两部分之和是985元。
虽然说计算过程中忽略了个人账户的利息,但是,即便是算上也就是1000出头,并不算高,原因很简单,交的年限太短,只有15年,缴费档次太低,是最低档。
如果说7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在材料补齐后,予以核算,那么她的工龄变成22年,基础养老金也随之提高,等于8234*(1 6%)/2*22*1%=960元。
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前年限 特殊工种折算年限)*1.4%
因此,过渡性养老金为8234*(1 0.6)/2*7*1.4%=646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依旧是287元,这样三者相加是1893元,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养老金实现了翻倍的效果。
是的,这就是过渡性养老金的作用,因为有了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是提醒我们,在退休前,一定要提前找好自己人事档案中的证明材料,否则吃大亏。
03、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的意思并不是没有人缴费,只不过社会保险的费用是国家承担,个人一分钱没有缴纳而已,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部分,所以,视同缴费指数多数都大于100%。
对于视同缴费指数,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像上海这样的地区,是100%,大连这边的地区是140%,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性。
综上所述,只要工龄被认定,拥有视同缴费年限,就会有相应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养老金会大大提高的,退休之前记得找到自己的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