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字是很难是不是?
即使第三方输入法,能选择的也不多,很多输入法都撤掉了对物理键盘的支持,或是直接提示「禁止安装此应用」。多亲的应用商店里,有一个版本很老、功能不全、但支持物理键盘的讯飞输入法,它成了我唯一的选择。而它带来的裨益,除了解决稍微改善英文输入法和字库的问题,就是在朋友圈这种场景中,可以正常地呼出虚拟键盘,在这个已经带了一面实体键盘的手机上用屏幕打字。
被逼在墙角的实体键盘与功能机在到手当成主力机的这十多天里,让我最惊讶的不是实体键盘的体验退化到了什么程度,而是一年前当我使用黑莓时,我还没感受到实体键盘身上这么多的限制。想来倒也合理,就像前文所说的,全键盘手机就算在触屏时代的形态也更接近一块「外接键盘」,它不需要承载太多的额外功能,也自带了删除与回车这些重要的输入按键,只要可以打字,其他的都不需要它必须学会。F22 Pro 则把所有的限制统统摊开,暴露出来。
而对于机身尺寸已经受到键盘限制的数字键盘机来说,带有导航功能的实体键盘必须承担更多的功能,去分担屏幕受到的操作压力,这就对应用的适配和系统功能的定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屏幕、合理的重心、合适的按键宽度、便于掌控的尺寸,数字键盘机必须选几个牺牲。F22 Pro 用一点点的尺寸增大,换来了各处的基本均衡:再大一点就握不住,按键再窄一点就会像黑莓一样丢掉重心,屏幕再小一点虚拟键盘就逼仄得很。所以我一直觉得,F22 Pro 在硬件的设计上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没有 3.5 mm 耳机口、用了边到边的实体按键、下置的前置摄像头等等,这些顶多是遗憾,而不是实打实的问题。
接了小尾巴才能接 3.5 mm 有线耳机
它面临的问题并不是 Unihertz Titan 方形屏幕没办法完整显示健康码这样的硬件限制。F22 Pro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它可以扫码、可以付款,可以伸到工作人员脸前出示核酸,它真正做得不够好的,是没有在智能机的时代,把功能机那种只用键盘也能完成所有操作的感觉带回来。这是一个手机厂商能解决的问题吗?显然不是。他们顶多把原生输入法和返回键再打磨打磨,让用户不用再为停止适配实体键盘的第三方输入法挠头;那些捉不到正确元素、找不到左右关系的应用还是放在那里,而它们偏偏是智能机「智能」的来源。
讽刺的是,正是这些「智能」的应用,用自己选择性的适配、不按规范的设计,从实质上剥夺了用户选择的权利。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紧张兮兮地用其他手机测试了它们对 Talkback 这种彻头彻尾的无障碍功能的适配,大部分比前几年好得多,至少能读出正确的汉字了。
说来有趣,我最初购买这款手机,主要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疫情。被封在家的几天里,我产生了过去两年从未有过的无力感。于是我希望远离开放的社交网络,只聊聊天、扫扫码,践行一下「数字健康」——顺便满足一下我对直板按键机的怀念。而 F22 Pro 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它能给的远比我要的多,却没把我最在意的输入体验做好,可它依然是某些限定条件下最好的,甚至唯一的选择。
我也明白,我大可以买一部 HMD 诺基亚功能机,但我注定无法把它当成主力机,它不能收微信,更不能回复飞书。我甚至没办法只揣着它出门,随便遛去什么地方,然后随机挑一家店吃饭,因为我无法用它出示健康码,也无法在汗涔涔的裤兜里塞一张会被泡软的纸质证明。
不是你的怀旧助手,但它仍有用武之地对我来说,多亲 F22 Pro 不是一个怀旧者的好选择。成为怀旧者的代价太大,要在时代的「智能」与选择的「功能」间取舍。多亲 F22 Pro 给出的答案是一种足够优秀的妥协,它让试图怀旧的人能在恍惚间抓到过往的余韵,也能让无法同现代步调完全分开的人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它大方地开放应用安装权限,不再锁死在「学生机」的定位上,可以让很多有类似需求却已经走出校园的人尝试实体按键与智能时代的碰撞。
它不是功能机的智能化延续,而是一部试图模仿前辈模样的全触屏智能机。它更大的意义,可能还是与前代作品一样,在那些被限制了智能机使用的学校、家庭里,让被「智能手机有害论」蒙蔽双眼的管理者们法外开恩,给新一代们早已习惯的操作方式加一层防护罩,至少那些在商品评价和分享平台上兴高采烈地用虚拟全键盘打字的小朋友们是这样表现的。
最后,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小屏幕功能机,或是同样体型修长的手机,不如等晚些时候多亲筹备的 F22S 与 Qin3Ultra,如果不是像我这样热爱实体键盘,真的没必要折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