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2月29日电(记者王骏勇、秦华江、赵久龙)今年底,江苏年收入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将全部脱贫。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向“贫困”这个恶魔不懈斗争,使之步步退却,而人民生活则一步步走向幸福。
自1992年开始,江苏省对苏北经济薄弱地区连续组织五轮扶贫开发行动:2006年以1500元为标准开展扶贫;2008年又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500元;2012年将扶贫标准再次提高到4000元。
科学制定扶贫目标,一着不让扎实推进,实现目标后又不断提升扶贫标准……地处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近年来立足本地特点,按照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并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进、扶贫“输血”与扶志“造血”并进,走出一条有江苏特色的扶贫之路,打赢一个又一个扶贫“歼灭战”,让贫困在江苏大地上一步步退却。
聚焦区域发展 精准“入户”扶贫
泗洪县四河乡地处江苏重点扶贫片区西南岗,迎淮村村民李松夫妇属于“滴灌式”开发扶贫重点对象。吃穿不用愁,基本保障有了,但就业缺乏渠道。两口子除了4000元的土地租金是固定收入以外,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
今年上半年,根据宿迁市23.6万个“菜单式”“一村一品一店”的扶贫方式,当地政府出面,协调李松到种植大户打工赚钱。种辣椒和西瓜,加土地租金,他家年收入约2.8万元,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2012年,为了对扶贫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江苏对147万户、411万名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并确定1533个经济薄弱村,根据因病、因灾和因学致贫的不同情况实施动态调整,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一村不丢”。
江苏消除绝对贫困重点和难点在苏北。在精准进村入户扶贫的同时,江苏注重区域协调发展。2013年,江苏将涉及苏北5市14个县市区908个村的西南岗等6个集中连片地区,以及黄茅革命老区,作为重点片区,由省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帮扶3年规划,实行整体帮扶、连片开发。目前6个片区累计投入资金354亿元,规划确定的1200多个项目绝大部分实施完毕。
“要使我们的发展更有‘温度’,让百姓的生活更有‘质感’。”江苏省委*罗志军说,扶贫要不留“尾巴”和“盲点”,最需要补齐农村低收入人口这块突出“短板”,填补经济薄弱乡村这片明显“洼地”,决不让他们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掉队落伍。
深化“五方挂钩” 凝聚帮扶力量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不仅是“刘老庄八十二英烈”殉国之地,也曾“穷名”远扬。
短短几年间,在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的对口帮扶下,刘老庄村加速集体土地流转,不仅搞起了高效农业,还建起了食用菌厂,带动村民增收就业。这个村从负债七八万元,发展到今年收入150万元。
这得益于江苏20多年前“发明”的“五方挂钩”帮扶机制。为引导各方资源向经济薄弱地区集聚,江苏实行省级机关部门、部省属企业、苏南市县、高校院所与苏北经济薄弱县“五方挂钩”帮扶。明确省级机关部门每年投入不少于20万,苏南挂钩县不少于500万。还连续组建19届省委工作队,累计派出5300多名党员干部到苏北12个重点县开展驻点帮扶。
在政府主导扶贫的前提下,“五方挂钩”有效调动了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已成为江苏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品牌。
扶贫先扶志 “输血”变“造血”
地处黄茅老区的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过去交通不便,矛盾不断,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高峰期负债280万元,村民抱怨连天。近期,记者来到了该村,发现千亩鱼塘建起来了,村民家家楼房,采摘园里的果蔬生机勃勃,村里搞起了农家乐,准备迎接明年即将到来的游客。如今村收入已超过200万。
村民丁和平说,所有的项目都是腿脚不便的新*丁雪其上任后,靠对村民一心一意的执着争下来的。为了改善村里公共设施,丁雪其从自己的厂里无偿拿出几十万元;为了让村民增收,他雨天依然不忘给村民送鹅苗;有了猪鬃深加工渠道,他家家走访教农户学会加工。村民说,一位残疾人尚能如此挺直腰杆,精神上就有了标杆。
这是江苏为贫困村选配“双强”带头人、注重扶志的生动缩影。
为了拔掉“穷根”,江苏还不断加强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环境扶贫: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仅去年苏北就招收1.5万名返乡农民接受中职教育;为给落后地区树立学习标杆,组织100个社会主义示范村与苏北薄弱村帮扶,发挥经济、文化的辐射作用;为了改善部分贫困人口卫生环境和习惯,海安等地开展以改厨房、卫生间为主要内容的“双改”工程,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精神面貌,树立自强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扶志,激活群众内生动力,从思想深处激发摆脱贫困的斗志,做到思想上思进思富,精神上自强不息。”江苏省委农工办(省扶贫办)主任赵旻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