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后来的结局,抗联叛徒们的下场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4-16 01:14:49

在90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妄图武装侵吞东三省。对于这段历史,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因不抵抗政策而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但事实上一枪不放就撒腿跑路的那位大少爷,从来都代表不了黑土地上的三千万乡亲父老,他们对侵略者的抵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而且一直持续了14年之久。

抗联后来的结局,抗联叛徒们的下场(1)

马占山将军领导的江桥抗战,掀起了东北大地上的抗战大潮

九一八当天,时任沈阳市公安局局长的黄显声将军就打响了东北抗日的第一枪,紧接着马占山将军领导的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更是十四年抗战中的首战。再此后东北义勇军在白山黑水间遍地开花,兵力一度达到数十万之众——这些曾经的土匪胡子、东北军残部、农民、工人、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或许取得的战果不值一提,但却实实在在的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我们民族新的长城,至今仍激励着一代代的国人。

所以我们的国歌才叫《义勇军进行曲》。

但实事求是的讲,在敌众我寡、外援近乎断绝的情况下,东北的确不是个打游击战的好地方。

在如今网络上盛行的南北之争中,关于寒冷有北方的物理攻击和南方的魔法攻击孰强孰弱之争。当然在有暖气火炕和羽绒貂皮加持下到底哪方更胜一筹,我也说不清,可要是没有这些东西呢?魔法攻击可能会让人生不如死,但物理攻击之下是真的会死人的……

动辄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加上终日呼啸不绝的寒风,还有永远比生命更稀缺宝贵、从来都填不饱肚子的粮食,使得东北抗联由最盛时的数万人到抗战胜利前仅存千余人。而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牺牲在侵略者的枪口下,而是在饥寒交迫之下倒在了茫茫雪原中。

我父亲采访过一名抗联老兵,曾跟着队伍在山林中打了3年的游击后跑回了家。面对质疑,他只会喃喃的自语真是熬不下去了,那不是人过的日子呀……面对着老人残缺的脚趾和耳朵,父亲告诉我——这不是逃兵,而是英雄。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抗联后来的结局,抗联叛徒们的下场(2)

东北抗联是二战中作战环境最艰苦、战斗意志最顽强的一支铁军

正是高唱着这首《露营之歌》,那些冻掉了手指、脚趾和耳朵的抗联将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可是结果呢?

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杨靖宇战死,第2军军长王德泰战死,第3军军长赵尚志战死,第4军军长李延平战死,第6军军长夏云杰战死,第7军军长陈荣久战死,第10军军长汪雅臣战死——在抗联前期改编的11个军中,除了第8、第9军军长谢文东、李华堂叛变,第11军军长祁致中被误*外,只有第5军军长周保中活到了抗战胜利。

当一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们都近乎于团灭,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场残酷而又绝望的抵抗?

可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黑龙江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一棵大树。大树上面的一截树皮早在几十年前就被人揭掉,刻下了这样一行令人热血沸腾又心酸不已的大字: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甭管是远古还是现今,我们中国人除了敬畏祖先外最惦念就是下一代,“苦谁也不能苦了孩子”近乎成了一种执念。今天的父母们为了自家的神兽,在焦头烂额的为了学区房、重点校和补习班而打拼。可就在并不遥远的90年前,我们的爷爷、太爷爷们最大的心愿却仅仅是让他们的子孙能好好的、有尊严的活着——不至于因为吃了一顿大米饭就进了“笆篱子”(东北方言,意为监狱),不至于无缘无故的就被异国的矬子拿去当了练刀的靶子、莫名其妙就吃了枪子。

抗联后来的结局,抗联叛徒们的下场(3)

年纪大了,看到这样的文字就忍不住眼热心酸

所以他们把心愿刻在了大树上。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01

当然近现代史不是我的菜,说多了容易挨收拾,所以继续写古代。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部逼近咸阳,秦王子婴被迫出城“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至此一统天下仅15年的大秦王朝灭亡,那些世代繁衍生息在关中大地上的秦人们再一次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只是没人认为选择权能落到他们自己的手中。

抗联后来的结局,抗联叛徒们的下场(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