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塔山阻击战进行时,当地党组织发动和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支前活动,积极为部队探送情报,筹集粮草,做军鞋,挖战壕,运送弹药,送水送饭抬担架护理伤员等,演绎了一幕幕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不仅解决了部队的急需,而且鼓舞了部队的战斗意志,解放军指战员激动地说守不住塔山对不起辽西人民。据战后统计,锦西县(今葫芦岛市)出动民工3万余人,担架2622户,大车158辆,毛驴33,185头,筹集运送粮食436万公斤,马草182万公斤,支援铁镐4428把,麻袋1500多条,慰问品有猪肉2594公斤,鸡蛋3312公斤,烟卷630条,救护伤病员5800人。
黑山阻击阵地上同样出现热烈的群众支前场面。三天之内,战场周围的百姓冒着炮火往返阵地900多次,送上去的干粮达2000多斤。战后统计,仅下湾村牺牲的百姓就有400多人。当第十纵队进入阵地争分夺秒构筑工事时,黑山动员了2000多民工支援解放军抢修工事,捐助了大量的门板木料,保证每个火力点都铺有一层铁轨、三层木板和一米厚的积土。10月22日晨,天气突然转寒,官兵没有换装,大都身着单衣,当地政府动员百姓捐助棉衣,甚至有老百姓将自己身上穿的大衣都送上阵地。
徐东阻击战期间,由于各解放军部队云集徐州东部各县,后方粮食一时运不上去,部队供应发生了困难。邳睢县、铜睢县人民纷纷拿出自家准备过春节的小麦,8天之中送给前线的面粉就达200万斤。不到5000人的邳睢县土山镇群众,10天时间供给部队15万斤面粉,创造了战地筹粮的最高记录。铜山单集、邳县碾庄周围的人民群众甚至把种子拿出来作军粮,把茅屋上的草扒下来给战士做饭……整个战斗期间,运输线上的支前大军背扛、肩挑、车推、船载、担架抬、毛驴驮、牛车拉,历尽艰辛、排除万难为军队运送粮食、弹药,转送伤员,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给予了子弟兵极大的支持与鼓舞。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当前和今后,作战环境、作战样式、作战对象、作战手段等都已经或将要发生巨大变化,而且还要应对救灾、防疫、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等新形态。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回顾解放战争三大经典阻击战,除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外,更需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探索规律,深入学习领悟蕴含在这些经典战例中的不变精髓,不断书写我军指挥艺术创新发展的生动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