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徽频道
安徽无为境内,99.8公里的长江外护大堤是75.2公里长江大堤的外护屏障,避免长江大堤直接临水。两条长堤保护着无为120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19日凌晨3点多钟,当人们在温馨的家中安然熟睡时,在长江外护神塘联圩泥汊镇保安村兴塘自然村段,堤埂堤角上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上下九联圩指挥所人员、镇村党员干部、群众、部队官兵正顶着风雨对堤角处一个大‘养水盆’里出现的新的管涌进行抢险。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上午6点多钟,险情被解除。防汛人员驻守在除险的地方,密切观察着情况,防止出现新的险情。
“凌晨3点多,看守‘养水盆’的人员发现新的险情后立即报告,我们马上组织了抢险”刚刚抢完险的保安村党总支*夏杨,疲倦地坐在了地上。“由于江水水位高、压力大,这段堤角土质又是沙土,所以是个薄弱地段,出现渗漏、管涌等险情比较多,也比较集中,给防汛造成很大压力。”夏杨说,尽管压力大,但干部群众斗志昂扬,坚决打赢抗洪抢险这场硬仗。
防汛以来,夏杨一直坚守在长江外护大堤上,累了,就在大堤上的防汛值守“小红棚”里歇一会。“就是躺下了,听着身边江水哗哗地响,也根本睡不着,心里悬着啊。”经常是刚躺下,他又爬起来巡埂去了。
“长江外护神塘联圩保安段共3.7公里,我们分成三个责任段严防死守。”夏杨说,村里成立了防汛抗洪临时党支部,镇里的负责人、村“两委”干部、党员、巡逻抢险队伍四支力量驻守在三个责任段昼夜坚守;巡堤查险队伍实行排班制,巡逻队员从埂头到埂角一字排开,24小时不间断地毯式巡逻,发现渗漏、管涌等险情,立即报告,立即组织队伍抢险。
作为村里在神塘联圩保安段防汛工作总负责人,夏杨每天要对3.7公里的长江外护堤埂来回检查三四遍,查看人员巡逻、险工要段值守情况、以及有无新的险情,繁重的防汛任务把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压缩到3个多小时。“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长江外护神塘联圩保安段安全度汛。”
曹昌胜,泥汊镇副镇长,是镇里在神塘联圩保安段防汛工作总负责人。从进驻防汛一线那天开始,他就与夏杨并肩奋战着日日夜夜。
“为了保障神塘联圩保安段安全度汛,我们做到了三到位。”曹昌胜说,首先是组建防汛队伍到位,将保安村及周边的福成、韩庙、龙王三个行政村的防汛人员进行整合,成立了近100人的防汛抗洪抢险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其次是防汛物资保障到位,在汛前就准备了充足的黄沙、石子、编织袋、木料、铁锹、照明灯等物资,全部放置在防汛抗洪一线,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就能使用;三是防汛责任落实到位,严格落实“有带队干部、有巡堤人员、有照明设施、有查险工具、有巡查记录、有责任标牌”等六有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指挥调度和巡查抢护各个环节。
“在神塘联圩保安村兴塘自然村段,从7月10日下午4时许出现第一个管涌险情到7月19日凌晨3时许,大的管涌已出现了10几个,小的渗漏和管涌多达70几个”曹昌胜说,由于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每次都化险为夷。在几次密集的抢险中,曹昌胜曾连续三天三夜没怎么合眼,等险情全部除去后,他终于舒了一口气。
在神塘联圩保安村兴塘自然村段管涌群抢险中,保安村党总支副*周可明每次都身先士卒,冲在一线。7月12日,当“养水盆”里再次出现新的管涌时,他迅速脱光了上衣和长裤,只穿了条内裤就跳进“养水盆”里,整个人泡在冰凉的江水中抢险。他的大腿被蚂蟥咬了,小腿被“大水盆”里的石子划破了十几道血口子。“当时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急着快点抢险,等抢完险从‘水盆’里出来后,才感觉到腿痛。”周可明说。
巡埂时,周可明走路一瘸一拐的,原来是关节炎犯了,右腿膝盖红肿,走路时膝盖非常疼。别人叫他请假去医院看看,他却说:“这点‘小玩意’不算啥,等防汛结束后再去看医生吧。”就这样,他和其他防汛队员们一道巡堤、查险、抢险,不但没有后退一步,还总是冲在前面,同志们都叫他“拼命三郎”。
在长江外护神塘联圩保安段,还有许许多多像曹昌胜、夏杨、周可明一样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他们日日夜夜严防死守着大堤,目的只有一个,用他们的话说:“我们不睡,正是为了身后人民群众能够安睡。”(胡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