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板乒乓的未来模板
1、21分制改11分制
老球迷们都喜欢以前的比赛,尤其是上世纪的比赛,那时候是21分制的比赛,比赛双方轮换发球,每个轮次发5个球,同时还可以发球遮挡。这样,发球方就可以有一个系统的发球策略,每个球发什么落点,什么旋转,力量轻重,怎么变化。所以,21分制的比赛,从接发球开始就非常有难度,而为了尽可能降低接发球失误,就诞生了很多求稳(先上台)的接发球手段,比如如果看不清旋转,直接劈长和对方打相持。控制与反控制,这就是乒乓球运动的乐趣所在。
同时,21分的比赛,只要比分不是特别悬殊,都有逆转的可能;改革成为11分制后,也伴随着禁止遮挡,带来的就是发球方优势的逐渐下降,接发球的手段逐渐凶而单一,现在基本接发球就是拧拉,很多时候都是同样的套路,乒乓球的变化逐渐体现不出来了。
直板乒乓的未来模板
2、球体增大,有机胶水改无机
国际乒联发现,改革带来的成效并不明显,但是他们并不思考如何提升其它协会的训练和竞技水准,而是加大球体,从38到40,再到40 ,有机胶水改成无机,直接导致直板运动员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那就是速度和旋转。球体增大后带来的结果就是打磨比例中,旋转占比下降,逐渐成为了力量上的比拼。要知道乒乓球的美,更多的在于技巧性和灵感性(当然也有力量美)。直板选手的优势就是在中近台,可以打落点、速度和节奏变化,到了中远台,拿什么和直板选手比拼?
直板乒乓的未来模板
三、如果未来会有直板选手冲出平摊,那么TA的模板应该是怎么样的?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现在的竞技条件对于直板选手非常不利,许昕之后直板旗帜谁来扛起目前尚未可知。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下,未来如果有直板选手称为超一流,TA的模板是怎么样的?
1、许昕的正手
其实作为直板选手,【乒谈】觉得许昕和马琳更像,他们都有出色的手感,只不过许昕的手感可能更“秀”;正手方面,马琳近台爆冲好一点,许昕则是弧线强烈侧拐,同时,由于在中远台具备强大的相持能力,所以许昕被称为“大蟒”,能缠人的意思。
个人觉得,许昕的正手好在:A、准确的空间感觉,配合超强的步法,所以不管来球在什么位置,他总能及时跑到,调整到合适的空间位置;B、节奏变化。以前许昕正手拉下降期居多,所以有时候有点晚,导致威胁下降。后来他进行了调节,增加变化,有时候拉上升期,走速度落点,有时候拉高点期,追求冲对手,有时候拉下降期,增加旋转;C、用正手的意识。可能是对于自己的反手位直板横打并不自信,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用正手,现在横打提升上来之后,反手板数增加,但是还是为正手创造机会为主。直板选手,必须将正手打造成为*板。D、正反手防守不断提升。乒乓球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游戏,很多时候需要扛住对方的进攻,在防守中寻找转进攻的机会,这也就是攻防转换。许昕具备这样的能力。
直板乒乓的未来模板
2、王皓的反手
王皓的反手,胜在体系化,实现了三维打击。乒乓球界有一个大致的认知:职业赛场,拧拉开始于科贝尔,而国乒最开始应用拧拉技术比较多的就是王皓。王皓的反手位直板横打技术,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不管是近台、中台还是远台,都趋近于完美(主要是在控制失误覆盖面还有潜力可挖)。
台内,王皓反手位直板横打具备的技术有:A、拧拉,先拧起来,让自己处于进攻状态,尽可能将对手带到自己的节奏中来。B、连续攻球,拧拉起来之后一般就是形成上旋球的对攻,这时候他可以用连续进攻,甚至是用反撕和弹击压制对手;C、一些防守技术,比如贴、挡等。
中远台,王皓反手位直板横打具备的技术有:A、起下旋,2009年的时候,有解说员专门做过调查,王皓反手位起下旋的命中率在8成以上;B、连续拉,反手起下旋,基本上就形成了上旋球的对峙,王皓可以在中台连续鞭打式发力,同时兼顾旋转、力量和落点;C、对拉,恐怖的地方在于,王皓的反手不仅可以和对方反手相持,还可以和对方正手对攻。
很多人对于王皓的评价是:“正手不弱,反手超强”,甚至可以说是第一反手,所以基本上也认可他是技术最为厚实的直板选手。如果能拥有他的反手,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