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所谓的“隐私保护”模式,切换后界面并没有发生啥变化,咱们可以理解为离线版微信输入法。
体验到这里,小雷可以聊聊对微信键盘的一些看法和感受了。
虽然微信键盘能在其他App上打字,但它并不是用来和其他主流输入法竞争的,因为它功能太简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输入法更注重用户体验。
所以像云联想、表情斗图、中英翻译和自动纠错等功能,就成为了主流输入法的必备。
但微信键盘嘛,基本是除了输入功能,啥也没有。
而且在线性马达的适配和输入习惯等细节上,微信键盘还有待优化。
至于微信为啥要做自己的输入法,小雷前面也有提到,一部分是保护用户隐私,避免用户把信息泄露的锅甩到脸上。
另一部分就是给微信生态加点料,反正啥都有了,再多个微信键盘也无妨嘛。
即使最后微信键盘没搞成,比如没人用,甚至没到公测阶段就被砍掉,也是在情理之中。
毕竟“隐私保护模式”,好几个输入法都在做了。
比如腾讯自家的QQ输入法就有基础打字模式,开启后不会收集任何数据。
MIUI里面也有对应的隐私输入模式,开启后所有数据都在本地处理和存储。
说白了,其他家输入法不仅有隐私模式,功能性也比微信键盘做得好。
小雷自己体验完后,也没有继续使用下去的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