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有人几乎每晚都在梦中展开一场奇幻之旅,甚至为多梦而烦恼,也有人一夜无梦到天亮,反而还希望能多做几场美梦,更多的人可能介于二者之间,偶尔的几个梦境就像池塘里小小的涟漪,很快就消失在生活里。
做梦是睡眠质量不高的表现吗?做梦和不做梦哪个好呢?
衡量睡眠质量有标准
卖保健品的人可能会告诉你失眠多梦是神经衰弱的表现,不过是否做梦并非衡量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
睡眠质量好的人平时入睡较快,躺在床上半小时内入睡,在睡眠过程中不易惊醒,即使偶尔醒来也能快速入睡。更重要的一个标准是睡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没有头痛、眩晕、乏力、情绪低落等不良状态。无论是不记得做过梦、睡醒后很快就忘记梦境,还是经常做梦,只要能够满足上面的条件,那么都算是睡眠质量不错。
如果想进一步评估自己的睡眠状态,可以在睡眠专科或神经内科、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完成专业测试,如睡眠障碍量表(SD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DBAS)等。平时也可以做一份睡眠日记来追踪记录自己的睡眠状态。
做梦的原因与机制
在睡眠过程中我们的大脑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就像在休班一样。但就像部分人休班期间主动工作一样,这个抑制过程有时不够完全,少数区域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人就会做梦。脑电图测试表明人在做梦时存在强烈的脑电活动。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境是潜意识的反映。此外,现代神经科学还表明梦是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反映。当外界出现干扰睡眠的因素时,大脑为了不让睡眠被打断会试图通过梦境来消解这些因素的影响,例如有人在睡梦中把闹钟的响声听成了梦境里的铃声,又如在寒冷的环境下睡着梦中也会出现一片冰天雪地。所以梦也是一种维持睡眠的保持机制,频繁做梦还有可能意味着你生活环境中有很多影响睡眠的因素。
什么样的梦需要干预?
如果每天睡醒神清气爽,梦中的情境没有对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说明睡眠已经达成让人体放松和恢复精力的目标,无须对做梦进行干预。
如果反复被噩梦困扰,或梦醒后常感觉疲惫、睡不够、没睡好,又或者入睡困难而睡着以后多梦,就应该尝试调整自己的睡眠状态了。具体的措施包括:睡前避免喝咖啡、浓茶、酒;保持睡眠环境的安静与黑暗;困意来临再就寝,不在床上长时间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睡前可做舒缓运动,但不做剧烈运动;平复心情,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做深呼吸放松自己等。
如果各种自我调节的方式都不奏效,建议到正规医院睡眠专科就诊,由于精神因素对于睡眠影响很大,必要时还应接受精神心理科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