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哪一年提出的,什么叫三八线为什么这样命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3:01:24

老周

三八线哪一年提出的,什么叫三八线为什么这样命名(1)

三八线标志

三八线,就是北纬38度线的简称,不过北纬38度是环绕地球一周的一条纬度线,但人们一提起三八线,往往特指朝鲜半岛上248千米长的那一段。三八线也因为和朝鲜战争、朝鲜半岛紧密相连而闻名遐迩,成了众多经纬度线里最著名的一条。

三八线的提法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就在苏军出兵的第二天,8月10日日本政府就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政府照会美英中苏四国,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也就是说日本宣告投降了。

尽管从1945年3月开始,美国对日本就进行了以燃烧弹为主要手段的战略轰炸和水雷封锁,到8月已经基本上摧毁了日本的战争潜力,再加上8月6日和8月8日分别在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日本投降已经指日可待,但在战场上通常都是死战不降的日本居然这么快就投降了,实在有些出乎美国的预料,确实让美国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因为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西、南、东三面分别是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正处在中日苏三国之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毫不夸张地说,朝鲜半岛在地缘战略上对于中日苏三国就是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向任何方向的倾斜,都会引起东北亚格局的变动。所以,在美国的内部计划里,在日本投降后的第一时间就要派出部队在朝鲜半岛的釜山登陆,但那都是在对日作战结束之后的事情了。在1945年2月的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会进攻朝鲜,询问美军是否可以配合苏军的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登陆?当时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之前,美国不准备在朝鲜半岛组织两栖登陆作战。根据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回忆,马歇尔这么回答是因为当时没有人会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这么快就进入朝鲜半岛。

但此时,苏军出兵,以及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都来得太突然了。当苏军开始进攻东北和朝鲜的日军时,距离朝鲜半岛最近的美军地面部队还远在1000千米之外的冲绳岛,显然肯定要落在苏联后面了。随着日本突然投降,朝鲜半岛顿时就成了真空地带。正是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赶紧提出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具体分界线——而在波茨坦会议上,美苏双方根本就没有讨论过这一分界线的问题。

8月10日凌晨6时,美国获悉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和苏军进入朝鲜半岛后,马歇尔立即召见作战局长赫尔以及林肯准将,命令他们尽快提出一条苏联进入朝鲜半岛的界线,并指示美军也要立即制订向朝鲜半岛进军的计划。据说林肯准将回到办公室,正巧看到《纽约时报》在报道苏军进攻朝鲜半岛的文章里有一幅地图,画出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于是,林肯就提出了以三八线为界的建议。

关于三八线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得知日本投降和苏军进入朝鲜半岛后,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举行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和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五人。会上,邓恩提出美国军队应赶到尽可能北面的地区去受降。但马歇尔的一位年轻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美军没有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原因,美军在苏军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之前,抵达朝鲜半岛有困难。这时,麦克洛伊便让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休息室,要求他们尽快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至于“被苏联拒绝”的界线。两位美军上校注意到北纬38度线差不多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而且汉城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以南,于是就提议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这个以三八线划界的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 并于8月14日得到杜鲁门批准。杜鲁门随即便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关于接受日军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八线为分界线,确定了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8月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这一命令的内容”。

就这样,三八线就成了美苏两军对日受降的分界线。三八线作为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划分,这次并不是第一次,历史上也曾有过,最早是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俄也表示愿意以三八线为界,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但这两次划分最终都没能实现。三八线真正成为从军事角度的分界线,也就是二战结束后的这次。

三八线哪一年提出的,什么叫三八线为什么这样命名(2)

今天军事分界线还是大致沿三八线

三八线之所以屡屡成为朝鲜半岛的分界线,原因很简单,这条248千米长的非自然分界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所以很自然成为军事或者政治势力的分界线。

二战结束后不久,冷战就开始了,1948年8月在三八线以南原美军受降区成立了大韩民国,一个月后,三八线以北原苏军受降区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八线又成了韩朝两国的国界线,这条穿过朝鲜半岛的分界线,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还有6条南北铁路线。人为地将朝鲜半岛分裂成立两个国家,而这两个国家又都宣称对整个半岛拥有主权,这就埋下了战争的缘由。

18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三八线作为韩朝双方的分界线,自然就成了战争的起始点。而接下来的战争金城,各方跨过三八线就成了一个极具标志意义的节点。

一开始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并很快攻占汉城,然后一路南下,横扫千军如卷席,只用了一个月就打到了朝鲜半岛南部的洛东江,控制了朝鲜半岛95%。但韩国在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援助下,在洛东江一线苦苦支撑,直到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一举扭转战局,在仁川登陆的“联合国军”和在洛东江一线的“联合国军”形成前后夹击,人民军在洛东江前线的主力几乎全军覆没,随后韩军和“联合国军”开始反攻北进。

9月30日韩军越过三八线。而早在9月21日*在会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时就表示如果“联合国军”进入北朝鲜,中国参战的可能性就会极大增加。10月3日深夜,*更是紧急约见潘尼迦,再次强调“如果美军果真这样(越过三八线)的话,我们不会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尽管美国对于是否要越过三八线最初还是有顾虑有犹豫,但最终还是认为中国的警告不过是虚声恫吓,因此美军在10月7日也越过了三八线。

三八线哪一年提出的,什么叫三八线为什么这样命名(3)

战争中越过三八线是极具象征意义的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开始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就在两水洞地区和韩军交战,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

在随后的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对分路向鸭绿江急进的“联合国军”展开攻击,将其从鸭绿江击退到清川江。由于志愿军在胜利后就主动后撤,使“联合国军”错误判断第一次战役不过是一次遭遇战,中国即便出兵也是象征性的,因此再次发动攻势,结果被志愿军诱敌深入后的凌厉反击所重创,战线从清川江被一路推到三八线。这就是在抗美援朝战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二次战役。

1951年12月31日,志愿军又发动第三次战役,一举突破三八线,攻占汉城,最远推进到三七线。志愿军虽然连续取得三次战役的胜利,但由于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惫,人员装备没有及时补充,后勤供应也非常困难,便转入休整。“联合国军”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发起反击,第四次战役就此打响,志愿军组织机动防御,主力逐步撤至三八线以北。“联合国军”则于4月初再次越过三八线,但很快就在三八线附近被志愿军顽强防御所阻滞。

此后随着第三番入朝部队陆续到位,志愿军于4月下旬发起了第五次战役,虽然全线突破三八线,但未能实现大范围突破,只是逐步平推战线,歼敌不多。此后志愿军虽然在部分地段取得了突破,但“联合国军”利用机动优势,迅速填补防线缺口重新建立完整的战线,而志愿军在连续作战后不得不转入修正。“联合国军”随即组织反扑,最终战线在三八线附近稳定下来。

从1951年6月以后,战争就在三八线附近转入阵地战,再没有像五次战役这样的大范围运动战。最后到1953年7月达成停战协定,停战时的军事分界线也是大致在三八线附近。

战争为什么最后又在三八线附近停了下来?

从战术层面来说,志愿军在运动战阶段的第三次战役是南进最深的一次,一度打到了三七线,由于接连组织了三次战役,部队连续作战两个月,非常疲惫,战斗中的损耗也没有补充,实际上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就算凭借出色的战法和高昂的士气,打到了三七线,也无法稳固战线,一旦遭到反扑,就很难立足,只能北撤。

而到了第五次战役,随着第二番部队入朝,志愿军参战的总兵力大为增加,但参战部队增加的同时,对后勤的压力也更大,要保障数量众多的部队,就十分困难了。即便兵力雄厚,但粮弹不济,空有人多也无法形成战场优势。对于志愿军的后勤保障能力来说,三八线就基本上是极限了。

三八线哪一年提出的,什么叫三八线为什么这样命名(4)

三八线和军事分界线的对照

何况“联合国军”凭借其火力和机动优势,能够有效抵消志愿军的兵力优势,哪怕志愿军能够在战线某一处形成突破,也能迅速利用火力封闭缺口,利用机动优势调动预备队来填补缺口,导致志愿军很难完全撕裂对手的防线,从而使得战线就在三八线形成了胶着。

志愿军的进攻张力在三八线基本上就达到极限了,而“联合国军”能够顶住志愿军的攻势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最多只能进行局部攻势,要想全线推进,几无可能。这样,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也就是情理之中。

而在更高层面,三八线正好是朝鲜半岛的中线,将朝鲜半岛划分为大致相当的南北两部分。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三八线在的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特殊意义,因为当时美苏都不希望在朝鲜半岛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一旦出现,那么他的立场倾向,就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应,进而影响整个东北亚的格局。

但要是两个以三八线为界的国家,对各方来说,都是一种缓冲,同时也是一种战略上的平衡,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局面,因此,战争最后在三八线戛然而止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刘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