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孩子却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明明父母在努力靠近孩子,孩子却越躲越远;明明父母就在眼前,孩子却感觉不到父母和自己的真实连接……是什么让父母和孩子的心失去了连接,又是什么让父母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将带你一起识破“缺乏连接”的育儿误区,找到走近孩子内心的关键,做一个真正和孩子心连心的父母。
心离得太远,疏离的父母无法支持孩子
这类父母的特点是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远,以至于孩子需要他们的时候,会感到父母无论在不在跟前,都似乎没有支持到自己。
准备不足型
特点:他们没有做好生育的准备,没有想过要当父母,就把孩子生下来了。
恋爱时,阿美和阿东意外*,不想流产,只好匆匆忙忙结婚生娃。由于他们的生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身体没有充分备孕,心态上也依然是个孩子,所以,在孩子出生后,他们和孩子之间有很强的疏离感。
最终,他们决定把孩子丢给老人,自己照样通宵达旦上网打游戏,保持着单身时代的生活状态。难得和孩子聚在一起,他们也很不耐烦,在孩子求爱求抱求举高高的时候,他们的耐性往往一下子就耗尽了,很快就要把孩子哄走,或者找个理由避开……
这些疏离的举动,使得孩子严重缺乏关心,人也变得内向、孤僻,上学后还出现了严重的攻击行为,成长出现了严重偏差。
生性冷漠型
特点:他们生性冷漠,不喜欢和其他人走得太近。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家长“落下”自己的孩子。有人把孩子锁在烈日下的汽车里,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完全没有担心过孩子的安全;有人把孩子往游乐场里一丢,自己就开始玩手机,半个小时都不会抬头看一眼,实在是心大得令人讶异。
这些父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性冷漠,不习惯紧密的亲子关系。所以,他们经常把孩子从自己心中赶走,以此来体验轻松的感觉。这类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容易走上父母的老路,变得冷漠疏离,不习惯和人亲近,毕竟小时候和父母亲近大都没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们只好变得冷漠,以防自己一再失望。
观念误区型
特点:他们过分依赖“电子产品育儿”,用手机电脑代替自己。
曾经有一位妈妈将5岁就高度近视的儿子带到心理医生面前,恳求医生救救他。医生细问之下才发现,毛病在儿子身上,症结却在父母身上。原来,这位妈妈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一个“诀窍”:当孩子缠人、哭闹的时候,只要拿出手机打开动画片,往他面前一放,孩子就会马上安静下来,一动不动地坐很久。这时,妈妈就可以“解放”了。
对于周旋在工作和育儿中间疲惫不堪的妈妈来说,“电子产品育儿”简直就是一个让人上瘾的诱惑。于是,妈妈越来越多地掏出手机“放飞自我”。但是,她很快就发现,孩子安静是安静了,性格却变得古怪起来。要求看动画片的时间逐渐延长;如果不让看,就烦躁不安、满地打滚。
除此以外,孩子变得什么都不爱: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爱说话,甚至有时父母叫他都无动于衷。妈妈这才意识到不妥,赶紧带孩子来看医生。
其实,这种情况在儿童心理科并不罕见。孩子的心理成长本来就离不开亲子互动,在他们和父母抱抱、亲亲、玩耍甚至对抗的过程中,父母会无形中教给他们很多东西。比如孩子伤心了,父母安慰他们,孩子就学会了自我安慰;孩子犯错了,父母包容了他们,孩子就学会了自我包容。而这些互动都是电子产品无法充分提供的。
因此,长期被电子产品养育的孩子心理发展容易缺失,性格自然也更容易出问题。
在一些劳动力输出地区,孩子出生几个月,父母就出去打工了,孩子会交由爷爷奶奶养,有时又转给外公外婆养,小小年纪就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养育人。
在城市,有些家庭会请保姆照顾孩子,以便父母抽身出去拼事业。然而,保姆的流动性往往也非常大。有些孩子还不到3岁,就换了七八个保姆。每个保姆的养育习惯不一样,孩子天天都在适应不同的陌生人,也没法认真地跟谁亲、跟谁好,因为说不定明天这个人就不见了。
长此以往,孩子难以建立起稳定健康的依恋关系,会产生难以言说的“被抛弃”阴影,总觉得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威胁笼罩在人生的所有亲密关系当中。从表面看,他们似乎父母双全、家庭稳定,照常理来说没什么好担心的。然而,他们内心的不安和空虚终归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亲子连接呢?是不是只要关注孩子就可以?关注是必要的,却不是全部。
按照人本心理学的理论,亲子连接包括以下4点。
很多父母会纠结于“孩子做错事,要不要告诉他们自己很生气?这样会不会伤害他们?”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使用“真诚”的原则,对孩子说:“宝宝,上次和你说过,不要在家里踢球。这次你又踢了,还打碎了一个杯子。妈妈很生气,因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当父母心烦意乱,一时没法好好回应孩子的时候,也可以真诚地袒露:“孩子,公司有点麻烦的事。爸爸暂时没法听你说学校的事了。”
这种真诚的回应一方面表达了父母的心声,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状态,明白亲子之间到底在发生什么事。所以,就算他们有时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拒绝,但同时也能够体验到,父母的心依然是在的,爱并没有因拒绝而有所减少。
有些父母提起“积极关注”,就会想到孩子的衣食住行不能短缺。当然,关注这些生活基本条件也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对孩子的心灵保持关注,让自己的心与孩子的心同在,哪怕在孩子看起来不那么让人满意的时候,也该如此。
不少生育二孩的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生育老二以后,大孩子就容易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比如捣蛋次数增加、喜欢哭闹、爱“欺负”弟弟妹妹等,常常会让父母感到头疼。
这时,如果父母积极关心孩子“变坏”背后的原因,看到他们因為弟弟妹妹来临而产生的焦虑,并及时给予他们安抚和关爱,大孩子心平气顺了,行为也会慢慢回归正常。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怎么会没有投入情感的能力呢?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在亲子互动中,有些父母会过于理性,以至于和孩子无法产生情感连接。
比如孩子生病,除了需要父母照顾外,还希望父母抱抱、亲亲安慰一下,舒缓疾病带来的痛苦。但过分理性的父母常常在身体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在情感上很难体会到孩子的需要,反而会要求孩子坚强、忍耐,甚至会说:“你这么大了,生病怎么还撒娇?”他们用一种生硬的态度拒绝孩子的情感要求,也意味着他们拒绝和孩子在心灵深处建立连接,这很容易导致孩子陷入孤独之中。
这个能力听起来挺玄乎的,但其实并不复杂。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感知到自己的情绪,但不会表达,所以很容易被情绪困扰。这时,他们可能会直接把情绪“甩”到父母身上。
孩子去亲戚家玩,玩得很高兴,不愿意走。如果父母坚持要走,他就大哭大闹,让人很头疼。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种行为也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期待:因为他们无法处理分离焦虑,因此通过哭闹表达出来,希望父母能够处理。有“转化”能力的父母会感知到孩子的需要,并且包容这一切。
他们会帮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哦,妈妈明白,宝宝玩得很开心啊!”“宝宝很喜欢和小表弟玩,小表弟也很喜欢宝宝呢,你们可以下一次再继续玩。”这样,孩子感受到被妈妈理解了,分离焦虑就会舒缓一些。然后,妈妈还可以进一步建议:“我们和小表弟拍张合照再走好不好?”留下合照,让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着欢乐的影像,分离焦虑又会再舒缓一些……
妈妈接纳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并转化为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还给”孩子,孩子也会从中慢慢学习到一些自我舒缓、自我放松的方法。
不难看出,要做到真正的亲子连接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依靠本能外,还需要父母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这样才能建立情感连接,觉察共情孩子,保持对孩子的积极关注。如果父母的心理不够健康,终日被情绪困扰而自顾不暇,那就很难和孩子产生连接了。但是,人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父母也不例外。那么,面对千头万绪,我们应该从哪里做起呢?
迈出第一步:
先从“自我觉察”做起
自我觉察是成长的基础,既能帮助父母发现自身的问题,也能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感知能力。
父母可以在平時做一些练习,比如觉察身体:找时间静坐下来,放松身体,用注意力从头到脚慢慢将自己“扫描”一次,看看哪里疼痛、紧张,哪里一扫到就会牵出许多情绪(比如想哭、脑海里飞转出一些画面等)。通过“扫描”,学习与身体对话、与自我沟通,逐渐习惯感知、理解和共情自己,进而感知、理解和共情孩子。
父母还可以练习换位思考,以新的角度去觉察一些平时没有留意的事。比如当孩子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时,父母不妨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身份换位)”“我年轻的时候做过吗?当时是怎么想的?(时间换位)”“如果情况改变,我会这么做吗?(境遇换位)”在不断的换位中,父母也许会发现一些新的角度,帮助自己更好地解读孩子的行为。
学会找资源:
除了依靠自己,还要学会求助
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多么耗电的事。当父母能量耗尽的时候,就算育儿专家也很可能无力招架。所以,父母一定要想办法求助。
最直接的办法是找伴侣分担。大家商量好谁值上半夜、谁守下半夜、谁接送孩子、谁洗衣做饭,等等。分工合作,彼此扶持,这才是现代育儿的正确姿势。
可以向亲友求助。比如在上班的时候,请老人帮忙照看孩子;跟志同道合的家长组建互助群,平时互相照应;多和老师交流,了解更多教育方法;上网关注教育博主、育儿大V,多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等等。这些求助会让父母在面对复杂又陌生的养育过程时更有把握、更加淡定。
还可以向孩子求助,让大孩子帮忙做事,带一带小孩子等。这种求助的主要目标不是让孩子干活儿,不是指望孩子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而是为所有孩子营造出一个“兄弟姐妹共同成长”的氛围,让他们习惯于彼此扶持、彼此理解,弥补一些父母养育时的不足。
不少上一代的父母在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爸妈忙着赚钱养家无暇顾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兄弟姐妹就会一起做饭、玩耍,如果其他孩子上门欺负,他们还会联起手来对抗。所以,尽管小时候受到爸妈的照顾有些不足,但他们的成长也没有被耽误,因为兄弟姐妹填补了很多空白,无形中给父母帮了不少的忙,弥补了他们无法时刻与孩子建立连接的遗憾。
应对新挑战:
多子女时代,兼顾公平与独处
我们还必须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多子女时代,父母如何能尽量做到与每个孩子建立连接?除了让孩子们互相照料以外,还能做什么?
其实,在多子女家庭中,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是很重要的。哪怕父母的精力有限,但只要有一份公平的心,对孩子一视同仁,那么,在孩子的感受中,父母始终还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
在公平的基础上,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做出调整。比如有些孩子会黏人一点,需要父母多加陪伴;有些则会独立一点,不喜欢父母经常问这问那。父母可以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孩子获得适度的关注。
还有一个方法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定期让孩子享受和父母的独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不受干扰、无话不谈,甚至向父母提出各种合理的要求,比如,单独和他们玩一次游戏、一起打羽毛球等。这些独享的时光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独特位置,同时也能让他们放松自己,好好和父母交换心声,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
其实,亲子连接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概念,是时代对父母提出的新要求。相比之下,过去的家庭教育并没有这个要求,只要尽到养育职责就可以了。但在当代,心理学的普及让更多父母认识到,养育者必须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去包容和理解他们,与他们产生心灵的沟通和共鸣,这样,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关注中发展出健康的心态,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于是,这也成了对父母更高的要求。
这一理念的好处不言而喻,但要做到并做好,对父母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挑战。不但要求体力付出,精神也不能偷懒,要回应、理解、关注、共情,父母还得不断自我成长。因此,在鼓励父母努力提升自我的同时,也应该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尤其是在三孩时代,政策、社会、家庭的支撑更要跟上,尽量减少父母的“耗电”,随时给他们“充电”,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能做到能量十足,如此,父母和孩子的真正连接才能得到保障。
我的观点
孩子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只提供物质支持的父母,而是能够真正关心自己、和自己有深层情感连接的父母。只要真正和孩子建立心与心的连接,哪怕陪伴时间有限,孩子依然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在爱中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