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换气小诀窍,葫芦丝十大技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4:53:30

呼吸反过来读就是吸呼,所以必须首先学会正确的吸气,才能进行正确的呼气(吹奏)。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般每分钟呼吸十二至十六次,你根本不用去想就会自然而然地呼吸,而且基本上呼与吸时间相等。

呼吸是人体生理的正常活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者非常重要,方法不对既不能吹好葫芦丝,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方法正确符合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不但能很好地演奏,还能锻炼吹奏者的肺扩量,使人体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腹肌和横膈膜的运动能促使肠胃的蠕动,增强食物的消化,促进人体的健康。

葫芦丝换气小诀窍,葫芦丝十大技巧(1)

而吹奏乐器就截然不同了,我们是根据音乐的需要(在正常生理需要前提下)有意识地强行快速吸入大量空气,而慢慢地将气呼出生(吹出),这样的呼吸就有技巧了。

呼吸的生理机制由胸廓的节律性扩大和缩小,以及由此引起的肺被动地扩张(吸气)和回缩(呼气)而实现。以肋骨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形式称为“胸式呼吸”,主要依靠胸廓中、上部肋间肌的运动使气吸入胸腔。其明显特征是肩向上抬,呼吸运动主要在胸廓中进行,吸气时横膈膜有些向上收,不能主动帮助呼吸动作,影响了胸腔容积向下扩展。因胸廓扩张受肋骨制约,所以吸气量不能达到人体吸气的最大容量,加上抬肩使上部肌肉紧张,呼气时也不易控制,因此容易使人紧张、疲劳。

以膈和腹壁肌肉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形式称为“腹式呼吸”。它的特点是整个腹腔(包括平常讲的“小肚子”,也称“丹田”)向外扩张。腹部无骨骼包围,伸缩范围大,吸气量较大。但由于胸部没充分运动,整个腹部运动内脏移位较大,气吸在下部,呼气时较费力,容易使人疲劳。

用胸的下部和腹的上部同时运动力主的呼吸称为“胸腹式呼吸”,它是人体在自然状态下呼吸的有意识扩大。吸气时胸腔的下部和腹腔的上部同时向四周扩张,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横隔膜同时下沉,随着肌肉运动,鼻子吸气,肺内进入空气。吸气时下腹(小肚子)肌肉同时收缩,不使小肚向外扩张,而让气在上腹和下胸吸满。呼气时胸下部肌肉和腹上部肌肉同时收缩,横隔膜向上顶,下腹肌肉和臀部肌肉以至提肛肌都处于收缩状态,使吸入的气形成压力,源源不断地从口腔中吹出。开始体会胸腹式呼吸的方法,可以平静地躺在床上仔细琢磨身体平常自然呼吸时的方法,然后再将其扩大,进行深呼吸。这样就能正确掌握胸腹式呼吸的要领。

吹奏时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因吹奏中吸气量大,一般都用口鼻同时吸气,以加快速度。吸气也分慢吸和快吸两种,一般在乐曲开始前和演奏速度慢、旋律优美的曲子中可用慢吸的方法。要求吸气饱满充足,但也不要吸到不能再吸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吹奏时无法控制。快吸一般用在快速乐曲中和没标换气记号的连续吐音之间(俗称“偷吸”)。吸气时间有长有短,肌肉紧张度有大有小,但吸气方法都使用胸腹式。

吹奏时的呼气不是平常从两个鼻孔和口腔中自然呼出去的,而是从由嘴控制的“风门”(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吹出去的,所以胸腹肌肉收缩形成的压力和两颊以及嘴唇的有力控制(又称”嘴劲”、“口劲”),使吹出的一股气息(又称“旧风”)形成均匀的、有节制的、有压力的气柱将葫芦丝吹响。

吹奏中的呼气也不要呼到不能再呼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发颤,而应留二分余气,便于下次吸气迅速,使乐曲吹奏能自然连贯地进行。为了增大肺扩量,使气息更充足,平常可坚持长跑、游泳和做深呼吸运动。

葫芦丝换气小诀窍,葫芦丝十大技巧(2)

葫芦丝的呼吸方法

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运用呼吸使葫芦丝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气息是能量的来源,是决定成声体振动过程的力量,能否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这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我们知道,在吹奏时无论是音的强度或是它 的延续,都要看吹奏者的呼吸如何,呼气愈长发出的声音也就长。所以要做到吸气短促、迅速而无杂音,呼气平稳、均匀而延长。如何能满足呼吸的基本要求,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目前被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如何吸气

当拿起葫芦丝含住吹孔时,首先两边嘴角要微微张开,舌头自然向后缩一点,同时用嘴和鼻子很快将空气吸入,形成吸气,(要注意吸气不要留下太大的痕迹,否则会带动气箱里的簧片而发出咕音。)这时胸腔及腹部有明显的扩张感,此时必须注意肋间肌肉和腹部肌肉的动作协调,以求完成合理吸气,这就是胸腹式结合吸气。练习方法是把点燃的蜡烛吹灭,这时你通常会下意识的深吸一口气,这时的吸气往往自然松弛,或者弯下腰做深吸气,最容易感觉到你自己的腹部周围有明显的扩张感,这样容易找到正确吸气的感觉。

如何呼气

最佳的呼气就是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则发出的声音越平稳,呼出的气流越充实,发出的声音越宽厚。

葫芦丝换气小诀窍,葫芦丝十大技巧(3)

三种呼吸方法练习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管乐吹奏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初学者要认真对待.它将决定学习的成效。

胸腹式呼吸法:也叫混合式呼吸法,其特点是肺的整个肌肉组织都积极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胸部和腹部同时向外扩张,横隔膜下降,两肋张开上抬,使空气充满整个胸腹部。

胸式呼吸法:也叫肋骨式呼吸法,其特点是胸廓的呼吸运动主要在胸廓中部进行,同时吸气不太紧张。吸气时胸廓中部向前和两侧扩展,肺部横向扩张。

腹式呼吸法:也叫横膈膜式呼吸法,其特点是吸气时横隔膜放下,呼气时横膈膜提起。吸气时胸廓下部扩张,横隔膜下降,腹部突起。能够充分调动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吸入空气量大,并有利于气息的控制,

所以管乐吹奏大多数采用第三种方法.葫芦丝吸气(不说得太复杂)全身自然放松,两手叉腰深吸一口气,口鼻同时进行,以口为主.如打哈欠,闻花香.吸气动作要迅速,但不要使肌肉过分紧张,从慢速吸气练起。换气要快而准确.在一句乐句结束时,留很短时间进行快速换气,但不能影响狭义乐句节拍的准确性.换气要固定,最好吹奏前设计好.如果在吹奏时任意换气,不但会破坏乐曲的艺术性,而且吹奏者会越吹越急.吸气时不要耸肩.有人为多吸气,双肩耸得很高,结果反而吸的少,不但肌肉容易疲 劳,而且形象也难看.呼气 吸气后,必须让气息均匀,集中地慢慢从口中呼出.腹肌有控制地慢慢内缩,促成一种呼气的力度.要克服想将气快速呼出的自然倾向.最好是躺在床上练习(典型的胸腹式呼吸)。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