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伺候老人的心理,为什么不建议子女长期侍候老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7:19:24

每次儿女们回家,还少不了一桌子他们喜欢吃的饭菜,临走还给塞钱塞东西,偏偏用到他们的时候,各个一推二五六,不把生养他们的老母亲放在心上。

为了老伴我和孩子们翻了脸,他们也减少了回家的次数,这前前后后发生的事让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子女靠不住,他们有了小家以后,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压根指望不上。

鉴于此,我决定不像老伴对他们那么掏心掏肺,也不想再为他们的任何事劳心,既然他们不懂得感恩,我就要为自己的余生做打算。

老伴过世的第五年,老家的地被征收了,各项补偿和安置的费用算下来八十多万。这一消息被儿女们知道后,一个个都往前凑,生怕少了自己的好处。

长期伺候老人的心理,为什么不建议子女长期侍候老人(5)

老伴病危他们不吭声,这时候来了劲头,围着我打这笔钱的主意,大儿子想给孙子准备婚房,小儿子想换台车,大闺女说生活压力大,想出去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只有小女儿在一旁默不作声。

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当初我和老伴没少给他们投资,也没见他们怎么孝顺,如今我老了,过好过孬更是他们自己的事,我深知,钱在我手里,他们会对我多一些“敬畏”,一旦把钱交出去,有个大事小情的,连条退路都没有。

于是我以“养老”为由一一拒绝了,那阵子闹得急赤白脸,他们见捞不着好处,又很少回来了,尤其是两个儿子,闹腾了好久,我家这点糟心事很快在亲戚圈里传开了。

长期伺候老人的心理,为什么不建议子女长期侍候老人(6)

有的劝我想开点,以后还得指着家里这几个孩子,还有的在背后挤兑我,说我自私,难道给自己留一手有错吗,凭什么他们一句话,我就要照办?

在那之后,我和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淡了,除了春节,他们基本不回来,不过我更乐得自在,反正“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养老还得靠自己,等到真走不动了,就往养老院一住,反倒了无牵挂,谁想到一场意外,让我陷入了凄凉的晚景。

前年在公园遛弯的时候,脚下一个没留神,从石阶上摔了下来,不但磕破了头,腿也骨折了。当时路过人很多,有个好心人帮忙打了120,并通知了四个子女,一个手机打不通,一个说在外地,小儿子得知我“问题不大”称晚点再说,只有小女儿赶了过来。

长期伺候老人的心理,为什么不建议子女长期侍候老人(7)

小女儿帮我办好了住院,又交了些费用,小儿子来得快,走得也快,请了个护工就没影了。住院期间,他们陆续来过几次,出院后,他们问都不问,直接把我送回了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我是要长期休养的,他们可没时间一直守着,所以提前请好了保姆。

我想,反正有专人伺候,没什么不好的。然而没过几天,我又闹心了,这保姆照顾人的水平不咋地,脾气还不小,每次提点意见都爱答不理的,有时候出去了都不打声招呼。

我和儿子提过好几次,让他们给换个保姆,可他们却嫌我事多,说这年头有人伺候就不错了,别那么大惊小怪,然后就不管我了。

一气之下,托朋友问了一家差不多的养老院,让女儿把我送了过去,可住是住进去了,却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长期伺候老人的心理,为什么不建议子女长期侍候老人(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