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生产流程图解,工厂怎样生产手机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8:36:06

背光层发白光,穿过彩色滤光片后就可以变为对应颜色的光线。我们可以通过给液晶层通电使液晶分子发生偏转,配合两层偏光片,就像彩色滤光片和背光层之间加了三个百叶窗。液晶分子偏转的多,就像百叶窗合上得多,遮住的光就越多,向上通过该种彩色滤光片的光就少。

红、绿、蓝三个颜色的滤光片下面,都有各自的百叶窗。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电压来控制红、绿、蓝三种光的不同配比,进而混合出任意颜色,这就是彩色液晶显示的原理。

但就像百叶窗很难完全闭合,彻底遮光一样;受制于材料特性等客观条件,LCD的液晶层也无法完全遮光,总会有一些白光漏出去,所以LCD面板显示的纯黑色,并不是纯黑色,而是很深的灰色。这会影响屏幕的对比度,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影响人眼往往无法分辨,但终归存在一些弱点,于是就有了OLED技术。

但OLED技术也有天然的缺陷,比如作为一种依赖有机材料的显示技术,这种面板天然就寿命更短,容易老化,且老化速度不同步容易烧屏花屏;比如由于调光方式的限制,OLED相对更容易伤眼;再比如受限于蒸镀工艺的生产材料FMM(精密金属掩膜版),大尺寸面板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良率却又始终无法保证。

所以,现在半导体显示工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是能够综合LCD和OLED优点,同时摒弃二者缺点的Micro LED;以及直接绕过蒸镀工艺,采用喷墨印刷工艺的IJP OLED技术。

而TCL华星的t9产线应用了氧化物背板技术,兼顾了可以直接投产的LCD,也给未来的Micro LED与IJP OLED做了技术储备。

一方面在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上,追求大数字的盲目产能扩张,一直都是个天坑。另一方面,纵观科技发展史,新技术从理论突破到产业化运用,中间往往有一个堪称漫长的演进过程。如何平衡这二者,是所有消费电子产业都在不断研究的课题。

中国彩电工业当年全情投入CRT,结果因一场技术变革就把二十年成果一夜清零。表面上看,是技术的替代来的太过突然,真实原因是作为技术上纯粹的跟随者,当时的中国厂商没有通过自主研发介入到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去,所以既不了解技术进展到了哪一步,也就无从判断新技术的到来可能给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但吃过的亏,到底有其价值。

今天的中国企业,已经学会通过核心的技术研发,在同一个项目里,兼顾当下的产能扩张和未来的技术演进。即使在上游设备等领域依然尚需成熟,但介入到技术演进的过程中,着眼于中国曾经较为薄弱的产品应用场景,这无疑是值得观察和期待的。对华星自己也相当具有战略性意义。

手机屏幕生产流程图解,工厂怎样生产手机屏(5)

逆周期投资的逻辑

液晶面板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具有显著的周期性,每当行业下行时,总会有新势力进入液晶面板行业,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行业上行,又发生产能过剩的问题,引发行业下行。而对于周期性强的产业来说,在行业低谷时的逆周期投资,往往就是下一个周期里的胜负手。

如果以区域来划分面板行业的三个阶段,可以划为日本主导,韩国主导,以及现在正在发生的,产业中心逐渐向中国的迁移。这中间每一次产业中心的迁移,背后都是一批规模浩大的逆周期投资。危机这个词的题中之意,被面板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

手机屏幕生产流程图解,工厂怎样生产手机屏(6)

虽然几乎所有的液晶显示技术,早期都来自美国公司的研发,但是真正将液晶显示大规模投入工业生产的,是日本厂商。日本的精工、夏普等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大规模量产小尺寸的液晶面板,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 94%。90 年代初期全世界一共兴建了 25 条液晶生产线,其中 21 条在日本。

日本厂商在液晶显示工业初期的垄断地位,甚至引起过美国军方的警觉,因为美国军方认为,未来士兵随身携带的单兵作战装具,上面很可能是要有小型的液晶显示屏幕的,这种显示屏幕具有轻薄、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而且在战斗机、坦克装甲车辆、武装直升机、战舰等军事载具上,将来也会大量采用液晶显示屏幕以淘汰老旧笨重的 CRT 显示器。

为此,美国军方曾经试图引导美国企业在国内建立自主可控的液晶显示工厂,从而实现这一产业的美国国产替代,但这个行业天然投入大,见效慢,有短期资本回报压力的美国企业基本不敢重金投入,最终美国只能作罢。

打破日本垄断的是韩国厂商。

1995年-1996年,韩国的LG、三星等公司趁着日本经济下行,开始在液晶面板产业大规模扩张。分明处于产业衰退期,反而逆周期加码,雇佣了大量日本失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大举收购日本设备和材料厂商的最新技术。到了1999年,仅仅四年,韩国面板双雄三星和LG,就已经分别占到了全球面板显示器市场18.8%和16.2%的份额,名列世界第一第二。

2001 年,当全世界的液晶面板工厂都在亏损且不看好大尺寸产线的时候,韩国LG又大胆投资建设了世界第一条5代线工厂,这种策略基本上舍弃了短期盈利。成为了此后日韩在液晶面板产业当中的分水岭。韩国由此成为世界液晶显示工业的霸主。

而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抓住机会的变成了中国内地厂商。

我们在上面提到过TCL华星的t1项目,当年从开工到投产,再到实现满产满销,也算千难万险。项目是由TCL和深圳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旗下深超科技共同投资的,245亿元的总投资额背后,除了二者直接完成的投资,还有TCL在资本市场上50亿的定增 145亿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的支持。

除此之外,华星趁着台湾地区面板行业的衰退期大举挖人,网罗了大批成熟的工程师。2009年t1项目开始建设的同时,郭台铭创办的群创也在趁着行业不景气合并台湾地区另一家著名面板企业奇美。华星挖了奇美出身的大量工程师,让当时刚刚合并的群创十分恼火。甚至坊间有过传言,说郭台铭曾为此放话说谁背叛公司跳槽去华星,他以后收购了华星,就把这些叛逃的全都Fire掉。

至于后来的故事,反正华星今天都从t1做到了t10,想必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手机屏幕生产流程图解,工厂怎样生产手机屏(7)

不过逆周期投资说来容易,其实是极为考验企业定力、主政者和企业领导者魄力和产业洞察力的一场战争。用当年华星t1负责人的话说:“打江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每件事都做对了才能获胜,但一件事没做对就会失败”。这极为考验对企业对行业的洞察力。

当初深圳市政府早在2005年底就制定了平面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后来这个规划促成了著名的聚龙计划,但因为种种原因被瓦解后,深圳还与夏普、LG、三星以及友达等面板巨头都进行过谈判,但这些巨头都将面板技术作为严格封锁的核心技术,导致谈判始终不顺利。

2009年6月,多番努力后已经接近签约的夏普突然放了深圳鸽子,原定和夏普合作建线的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向深圳市的领导提出了组建团队自主建线的提议,而当时的社会舆论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

在当时下行的周期里,国内媒体对几乎同步选择自主建线的TCL华星和京东方绝对算不上友好,称这两条自主建设的8.5代线“生不逢时”,台湾地区的面板行业被挖了人,也极为热衷于对这几个自主建线的内地巨头们围追堵截大黑特黑。直到2012年二者都达到了满产满销,舆论才逐渐平息。

如今TCL在t9项目上投了350亿,这不是个小数字,尤其是液晶面板行业这两年一直被认为是面板行业的低谷,在这个时间点的布局,同样需要很强的定力,也是基于对未来的判断。

而事实也的确是,随着企业对稼动率的下调,全产业链库存回落至健康水平,面板价格逐渐止跌回稳,包括WitsView、群智咨询、DISCIEN等在内的多家第三方调研机构相继公布10月份TV面板价格迎来上涨,IT面板无论是笔电面板还是桌面显示器面板的价格跌幅也都陆续开始出现收敛,拐点正在出现。

这对于国内头部面板企业凭借高世代线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以及市场份额领先,谋求行业话语权、定价权都是个好消息,有利于逐步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手机屏幕生产流程图解,工厂怎样生产手机屏(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