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仪信封写法,冥包的正规写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10:31:27

前天依例在家中填了冥包,做了几样菜,按照记忆中的习惯和程序祭祀家中已故的先人,天擦黑的时候仍旧按常例将填好的冥包焚化给了先人们。

今天,才在各网络平台上看见许多关于中元节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共鸣和随想,于是记下一些与此有关的感想。我所要说的,大体不再重复网上那些比我更深入的见解,只说些个人的感悟而已。

先说为什么要过这个节?对我而言,就是为了对我们印象中的传统的继承,因为在当前大时代环境下,被摒弃的传统其实太多。理由无外乎是封建迷信与污染环境这两项。由此,这些承载传统的仪式和习俗,皆被打上糟粕和影响环境的标签。

然而,当我们把这些习俗和传统的载体都省去了以后,不知道还能如何去传续这其中的蕴意。换言之,没有了仪式和载体,难道我们要表达的意思都通过自觉的内心追思来传承?那么,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他们如何传承我们内心的思想?

回答第一个问题。传统,与习俗,第一是要传,第二是要习。如果失传了,没人去习了,传统习俗就成为空中楼阁了。

再来说说中元节怎么过?我个人而言,仅自身的所见和所行,并不能代表礼仪的完全合乎所有的仪范,但这只能归结于我所接受的教习并不完全合乎仪范。

在父母亲执掌家务的时代,每年中元节都是必须虔诚准备和认真对待的重要节气。在我打小的记忆中,中元节的俗称就是“七月半”。在我识字之前,我家焚化给先人的冥钱是没有能力和精力用白纸封起来写上收用与奉献之人的。因为父母亲都是文盲,他们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只能直接焚化用麦草做成的金黄的“钱纸”。

这种被叫做“钱纸”的另一个世界的货币,制造的原料就是谷草或麦草,其实也就是比用于写字和印刷的白纸工艺要求更低的一种草纸。

当草纸被规范裁剪成宽11厘米左右,长13厘米左右的长方形纸片后,再用专用的“钱钻”打上孔,就具有了冥钞的功用了。

“钱钻”是一种刀刃为1厘米左右半月状的专用工具,打孔的原则是在裁剪成形的长方形纸片上,以长边为水平,等距离打上七个孔,然后再翻转“钱钻”的朝向在下方同样打七个孔,这样两排孔正好形成垂直的七个“()”形状。当整张纸片以长边为水平依次往下打出三排垂直的“()”就算完成了。

根据地区不同,使用的冥钱的规格并不统一。有些地方用的冥钱就是单张的,而我们惯用的冥钱不是上述的单张,而是裁为宽11厘米,长52厘米的长条状的,用钱钻打孔时,将这种长条状的冥钱半成品对折两次,打孔方式与单张纸钱没有区别。实际就是这种长条状冥钱等同于四张单张的。因使用习惯不同,规制不同,但其意义并没有明显区别。

我记忆中,小时候凡有老人去世,都需要现请人裁纸并完成打孔的工作,这往往是一个比较重的任务,需很多人同时协同参与完成。而现在的冥钱因为技术革新,都是裁剪成形后通过专门的打孔机器直接做成整刀的成品直接售卖。由此,以前那种人工打孔的场景再也不曾见过,而“钱钻”这种工具也就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

自从我读书识字后,慢慢开始学习冥钱包的写作规则,后来能够熟练掌握写作规则以后就年年坚持以“包”的形式向先人们奉奠冥钱。父亲负责前期的折纸(前文所说的长条状纸钱需对折两次)和裁剪白纸并封装成包,我的任务就是挨个地按要求写上收用人和奉献人以及焚化日期等内容。

父亲是虔诚认真的对待这件事的,他往往要提前半个月开始。先是把纸钱数三张,对折两次为一帖,然后每个包装四帖。每个包就是十二张纸钱,据说这是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喻义“月月红”。一丝不苟的父亲封出来的冥钱包总是方方正正,并且还要用稍重的东西压平整才交给我写。父亲封包的特点是绝不如很多人需要用胶水粘的,且看起来美观。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习俗又变了,当前的人一是觉得麻烦不愿再经过那些繁复的工序去做这件看来无聊且无意义的事,二是因为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大小形制不一的信封状的“桶包”,而且直接印刷好了固定不变的内容。只需要直接将撕好的纸钱一古脑地塞进去然后填好空白内容就完事。简化的程序易于被现代人接受,于我而言虽也接受这种省事,但内心始终觉得少了些虔诚和敬意,淡化了仪式的庄重感。

然后就是写包的程序了。我的爷爷在这方面要比父亲厉害,他居然懂得怎么写,于是爷爷算是教我写包的启蒙先生。

第一要注意的是包的正面正中是最主要的,需自上而下写上收用人的称谓和姓名。根据五服观念,历代祖先不可能全都写完,至多写到高祖一辈,其次曾祖,其次为祖辈,其次为父辈。男性先辈称考,女性称妣,这是基本规则;男性称大人(60岁以上为老大人),女性称孺人(60岁以上为老孺人);高曾祖三辈是固定称谓,已故父亲可称“显考”或“严考”,已故母亲称“显妣”或“慈妣”。而涉及长辈姓名时,需要避讳,那就得在长辈姓后名前加个“讳”字,以作避讳。

如父亲就应写作“故显考X公讳XX老大人正魂收用”。母亲年高者写“故慈妣X(本姓)太君X(夫姓)老孺人正魂收用”,或写“故慈妣X(夫姓)母XXX(本名)老孺人正魂收用”。此处需注意若在称谓中有“X公”、“X母”时,“公”、“母”二字略小,稍靠右书写。“高祖考(妣)”、“曾祖考(妣)”“(外)祖考(妣)”格式相对固定,无需赘述。

第二是右边自上而下写焚纸致奠缘由。中元节常式写作“今逢中元盛会化帛之期虔备冥钱包共X封第X封奉上(此处“上”字需换行写在下一列首字)

第三是左边自上而下定式写作“关津渡口(换行)、验实放行”此八字源出《宋会要辑稿》·兵一七,意为亡者及收用冥钱无受阻滞不被扣压的寄意。此两行下写奉献人自称及姓名,如“孝男XXX祀”,此处自称与正中收用人的称谓对应为“玄孙”、“曾孙”、“孙男”等。正面最左为焚化日期,严格来讲应以农历时间为准,如“天运壬寅年七月XX日火化”。

第四是冥包的反面,依例写上“封号”两字,这是固定常式。

中元节的另一个必要奠仪就是需要准备酒菜蔬食供奉先辈。我形成固定认识的是有几样菜或祭品是必备的,一是嫩豆米,二是秋茄子,三是嫩南瓜,四是四季豆。这四样必备菜主要原因可能是更好体现时节性,另外的原因可能就是在物质馈乏的农耕时代,应季蔬菜容易获得所以更受人青睐。另外就是豆腐是不可少的,据老辈人说,因为祭奠的本来都是老人,豆腐这个绵软的食材更受老年人欢迎。其余菜品,那就丰俭由人了,但肉类食材还是尽可能不缺少为宜。

菜品准备完毕,就是奠献的仪式了。我所习惯性所见的仪式是:先以碗盘乘上准备好的食物摆放在桌上,泡茶水一盅贡奉。以方桌为例,供品居中,四方各摆两副碗筷,桌子四方各摆条凳一条(上面铺上纸钱一张)。准备完毕,专门找大小合适的盆状容器装入粮米或干净河沙以便插入点燃的香蜡。大门两侧各插燃香一排,意寓迎接先人回家享用祭品。

接下来就是稍作间隔分别向碗中三次盛酒,盛满三次稍侯片时,将碗中白酒奠洒于桌子四周,照例三次盛饭。祭奠结束,将各碗中饭收纳在一起,将桌上各式菜品各选少量一并装入,加少量菜汤,放一边继续供奉。在桌前焚化铺在凳子上的少许纸钱,叩头致敬,供奉祭奠的仪式就算结束。之后,生人们就可以开始享用先人们“吃”过的菜品了。

最后说烧纸。烧纸的原则,是在傍晚将黑的时候在各家门口焚化,大意是天黑了,阴界的人可以离开阳界回归阴界了。这个过程仍要焚香燃烛,将祭奠时收纳供奉一边的饭菜(亦称水饭)放一边继续供奉。

然后就开始焚烧冥钱包,因为都写了收用人姓名,可以放在一起同时焚化;另外还需向两个陪护亡者的神灵(引魂童子、伴陪郎君)及本地的土地神灵(地盘列祖、古老贤人)单独焚化特备的冥包;当然,因为还有的是超出“五服”之外的祖宗或旁系亲属并没有再额外写冥包的,就焚化一些零散的纸钱作为贡奉;最后,必不可少的还要想到一类特殊人群,他们是生前无儿无女的孤魂野鬼,无人关照,那就另外再给他们焚化一些散纸钱,当作贡献。这个细节,让我想起《孟子》中那句话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礼记》中又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或许就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仁爱与博爱的精神传承吧。

不管是焚化冥包或是那些不能具名而想起的人,在焚纸钱时,总会对他们有一些简单的单向交流,或是报安,或是致谢,或是安慰,或是祈求保佑。各种心态杂然而聚。

这样的气氛,在小时候常会有许多让人害怕的“怪神乱力”的故事,现在想来,仅仅是故事而已。再想起《诗经*七月》中那句话:“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道轮回,他总是这样周而复始的交替而行,那么,就在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吧。

香蜡和冥纸燃尽的时,整个仪式也就宣告结束,全家人一起给亡去的先人们叩头致谢,互盼安好,把最好的愿望都寄托于将来。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继续引用曾姓始祖的名言来作结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