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存惠牡丹叶子画法,刘存惠画牡丹花头的画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10:43:02

█ 教书育人勇探索

人品如画。卸下艺术家的光环,刘存惠只愿做一名最平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他的思想里,没有厌倦、烦躁,有的只是阳光、生命以及对美术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

“当画家难,当美术教育家更难”,这是刘存惠的祖父临终前对他的教诲。这句话极大地刺激了刘存惠,他要用实际行动来告慰祖父,自己不仅能画好,也能教好。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美术教育的第一线,培养出了大批美术工作者。同时,他还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国画,把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于他人。举办讲座、编写美术教材及电子读物、电视教学等,特别是电视教学,让更多的人爱上了国画,也认识了刘存惠。1996年至今,他在北京电视台《金色时光》的《存惠教国画》栏目主讲中国写意花鸟及山水画;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担任写意花鸟技法的主讲教师及艺术指导。就是在电视教学的过程中,刘存惠总结提炼了“三十二字笔墨技法表现规律”,即水的运用、调色方法、行笔变化、笔触组合、浓淡干湿、虚实关系、疏密布局、任意构图。这三十二字规律,为合理运用笔墨造型提出了新的思路,为中国画的教学开辟了一条捷径。目前,国内一些美术教科书、高中现行美术教材中国画教学内容,使用刘存惠的教学方法。

刘存惠牡丹叶子画法,刘存惠画牡丹花头的画法(5)

作为特级美术教师,刘存惠的教学方法独具一格。他上课从来不用别人的作品,他的绘画作品就是范例,不仅自己分析还让学生点评。每次给新学生讲课,他总要展示自己在1989年的一副旧作——春晖图。不过,他是将这幅画当做反面教材,“你们看,这牡丹只是堆了10片叶子,没有任何内涵……”对于自己作品的缺陷,他总是直言不讳,因为他深信,教学相长,一个人要想进步,就必须不断挑剔自己以吸取更新的知识、增强更大的能量。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的从教经历使刘存惠感到,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索、创新、修炼的过程。他说,“21世纪的美术教师,应该具备两种素质:在专业上是美术家;在教育上是杂家。上课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师尤其要学会如何表演、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因此,刘存惠力求让自己的美术课堂开放、活跃,充满不同的声音,避免缺乏主观能动性的教学。他十分推崇“示范性教学方式”,提倡老师必须跟着学生一起画,在同步的创作中,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而学生们的整个思维也都会随着刘存惠灵动的笔触、生动的讲解而活跃起来。

刘存惠牡丹叶子画法,刘存惠画牡丹花头的画法(6)

如今,刘存惠的艺术成就已被编入数十种名人录、辞典及年鉴,数百幅作品为国内外各界人士与官方收藏。2002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访欧洲时,将其作品《富贵图》作为国礼,赠与乌克兰总统库奇马。面对这些,刘存惠始终谦虚并满怀感激,“名利如过眼烟云,我要做的是换一个位置来寻找中国画发展的角度,而这个位置就是美术教师;我要感谢一路上帮助过我的所有人,再用我的创作、我的经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

中国画是一种追求精神性的艺术;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类灵魂的艺术。在刘存惠的世界里,画为“新”生,创新是艺术的出路;师为“心”声,教育是永恒的追求。因此,水墨晕染出的不只是他作为一个画家的光鲜与荣耀,更有他为人师者的精神与信仰……

▲ 原文摘自《画为“新”生 师为“心”声——记国画名家刘存惠》文/佟玲

02

作品欣赏

刘存惠牡丹叶子画法,刘存惠画牡丹花头的画法(7)

刘存惠牡丹叶子画法,刘存惠画牡丹花头的画法(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