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块3.5英寸,1GB的硬盘(0663 Cosair),仅使用了8张盘片。
其中使用的一项最重要的发明是磁阻(MR)磁头,由于磁道越来越窄,仅使用线圈读取的灵敏度已经无法满足要求。IBM使用磁阻效应增加了读磁头的灵敏度,并在之后使用了巨磁阻(GMR)效应发明了比MR更加灵敏的磁头。
今天的家用硬盘使用的仍是零几年经由GMR改进的“量子力学”磁头(TMR/TGMR/TuMR,隧穿磁阻磁头)
不管怎样,MR磁头的发明意味着读和写磁头就此分开了。
尽管读头变得越来越灵敏,写头却一直是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的基础款。在写入时难免会对相邻磁道造成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磁道的密度。这个瓶颈催生了诸如磁头加热器这样的黑科技,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精确控制写头离盘片的距离从而减小写入信号的影响范围。“硬盘工作时磁头离盘片仅几纳米”便是描述写磁头的。
HGST: Thermal Fly-height Control (TFC) Technology in HGST Hard Disk Drives
但即便如此,写磁头在当时依然是硬盘的主要瓶颈。为了避免写入的时候影响相邻的磁道,硬盘厂商被迫在每条磁道两边留下空白的安全区间。这同样制约了硬盘的单碟密度:单碟1TB的3.5寸硬盘的磁道宽度卡在了75nm,预言存储容量每两年便翻番的摩尔定律看似就要终结。
为了继续提升存储密度的唯一一条路只有改进写头,但是诸如热辅助磁记录之类的解决方案却迟迟未出,行业急需一个替代方案。
无间道第一个解决方案是HGST在2013年发布的氦气填充式硬盘,通过在盘腔内部充入比空气密度更小的氦气以减小气流扰动,从而得以使用更薄的盘片。并用7张盘片堆出了6TB的容量。
He6系列充氦硬盘的14个磁头
而希捷这边也没闲着:推出了Archive HDD应战,仅用了4张盘片便达到了5TB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