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名官员巡视至这片
滇东南的岩溶高原
盛赞“山势颇挺秀,其形如砚”
遂命名为“砚山”
当地官员书写“砚山”二字
命石匠拓刻于棺材山北崖
其字迹现今依然清晰可见
(“砚山”石刻)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东南北三面分别与
文山州的广南、西畴
文山、丘北4县相连
西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
蒙自市和开远市接壤
境内居住着汉、壮、彝
苗、回、瑶等10余个民族
隐于山川却通达四海的优势区位
使砚山自古便成为滇东南的交通要冲
直达昆明的“特磨古道”
与云南通往广西直达东部沿海的
“邕州古道”在此交汇
密集的讯息与物资在此中转流通
成就了砚山“滇桂走廊”之名
(砚山境内广昆高速公路)
国道323线、广昆高速穿境而过
是入滇达桂、出省达海的重要通道
也是云南与泛珠江三角洲合作的便捷通道
文山普者黑民用机场建成使用
使砚山成为文山州新高地建设
最便捷的陆空交通枢纽
历史沿革
据《砚山县志》载
砚山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
即有人类生息繁衍于这片土地
西汉时期,县境东部属牂牁郡
西部属益州郡毋棳县
蜀汉为主庲降都督府兴古郡
隋属南宁州总管府昆州
唐南诏时期属通海都督府辖地
宋大理时期属
最宁镇维摩部、教合三部
广南西路和哈迷万户府明
分属临安府阿迷州教化长官司
广南府和广西府维摩州
清为开化府文山县、广西直隶丘北县
广南府宝宁县、临安府阿迷州辖地
1823年,设江那县丞
1912年,设江那县佐,隶属文山县
1932年
江那县佐及广南县的小维摩县佐析出
合并成立砚山设治局
1935年7月1日设置砚山县
(砚山县风景)
1949年4月8日在者腊建立了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11月 30日,全境解放
12月1日,县委、县政府领导机关
迁驻县城江那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云南省文山专区
1958年4月1日后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砚山县与文山县
合并为文山县,撤销砚山县制
1961年8月31日
文、砚分县恢复砚山县制至今
热血砚山
砚山是革命老区县
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承和发扬
奇峰秀水间写满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在砚山县东北方的阿猛镇中心小学校内
有一间1875年建盖的“文武庙”
这里是“阿猛会议”会址
1949年7月6日,按照中央指示
林李明、周楠、郑伯克等
在云南省砚山县阿猛镇主持召开了
中共云南省工委与桂滇边工委合并扩大会议
史称“阿猛会议”
正式宣布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成立
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
与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的人民武装
合编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
这次会议在云南地方党史上
是一次高层次的会议
是云南和边区革命斗争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