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最奇特的修炼法,道家五大神通修炼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15:36:24

“朝彻”之后就能“见独”了,独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真“,或“真我”,独一份嘛,没有对待,没有对立面。“见独”,也就是我们上期提到过的,《齐物论》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见独”之后,自然就能“无古今”,时间的概念完全没有了。爱因斯坦说过,时间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顽固的幻觉,而修真者可以实证到这一点,他们就可以境随心转,上下古今,一念就到了,这也就是《道德经》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境界。

“无古今”之后是“入于不死不生”。已经超越了时间,自然就是“不死不生”,也就是“永生”了。

这时的你已经明心见性,知道“真我”不是这个肉体。所有的肉体,所有的有形之物,迟早有一天都会消亡的。老子、庄子、佛陀,他们的肉体也都消亡了,对不对?但是“真我”,或者叫“自性”,是亘古不灭的。

总之,你一旦认识到“真我”,就可以跳出生死的轮回,进入不死不生的境界。庄子讲的这个过程,其实我们可以联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来看。芦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时间轴。

道家最奇特的修炼法,道家五大神通修炼法(5)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我们逐渐迷失真我的过程。

修真,就是把这个过程倒过来,从万物开始往回走,“反者道之动”嘛,另外不还有一句话,叫“顺为凡,逆为仙”吗?

也就是说,我们离开代表妄想执着的“万物”(外天下),离开代表物欲的“三”(外物),离开代表分别心的“二”(外生),然后翻到“一”之上,达到开悟(朝彻),接下来悟后起修,摆脱以“自是、自见、自伐、自矜”为表现的我执,弃假归真(见独)、直至证悟到“无”(无古今),再从无到有,在无有之间活塞式运动,既不执着于无,也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非无非有,此即“得道”(入于不死不生),成为真人。

道家最奇特的修炼法,道家五大神通修炼法(6)

关于“不死不生”,庄子接下来还说了句很奇怪的话,叫“*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这话什么意思?

这里的“*生”,就等于说把“假我”给做掉了,本来我们一直以为,“我”就是这个肉体,以及依附于肉体的思想、情绪,但现在我们醒悟了,知道这些都是六根带给我们的幻象。被真我的智慧之光一照,“假我”自然就消失了。后世道家有句话,叫“若要人不死,先要死个人”,来源就在庄子的这句“*生者不死”。

“生生者不生”,就是说我们如果一直执着于肉体、思想、情绪,被“假我”迷惑,被妄想分别纠缠,就很难见到真我、自性。就像《道德经》第五十章说的,“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跟这里的“生生者不生”是一个意思。

道家最奇特的修炼法,道家五大神通修炼法(7)

接下来,庄子还讲了个重要的概念,叫“撄宁”

“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无不将,无不迎,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事来则应,过去不留”

无不毁,无不成,打个比方,我们做了一把木头椅子,这个椅子是成了,但那棵树是不是毁了?

如果我们深入探索一下,会发现这个世界确实如此,都是缘聚而生,缘散而灭。

那什么叫“撄宁”呢?

“撄”这个字,形容的是众生的生存状态,就像《齐物论》讲的“与接为构,日以心斗”,醒着的时候忙忙碌碌,就连睡觉也睡不踏实,这个叫“撄”。

“宁”呢?就是通过修真,你的心变得无比宁静、安宁,就像我们常说的“狂心顿歇”

最后庄子还启示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你认为好的也罢,坏的也罢,全都当成一个机会。什么机会呢?认识真我的机会!所以他最后说“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这话跟我们常说的“烦恼即菩提”,是不是一个意思?

道家最奇特的修炼法,道家五大神通修炼法(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