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上大学就好了。”
看似无厘头的假设,引来无数年轻人共鸣。网络上,本科生想应聘前台工作,研究生想做美甲师,985硕士希望开美发店,甚至想好了宣传标语。
但少有人付诸行动。阻碍只有一条。“可惜我读了大学。”
读过的书、拿到的学历、付出的成本以及父母老师的栽培期待,都是桎梏。
但有时候,选择就摆在那里。
本科毕业的学生在省会城市求职,选择白领工作,薪资不足三千,996工作制,社保不按时缴纳是常态;选择餐厅服务员、商场导购或者一份猫咪保姆的工作,月入在五千加甚至过万,缴纳五险一金,按时上下班。
后者令人心动,前者却似乎是标准答案。
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陆步轩作为荣誉校友回校演讲,仍自觉是母校反面教材。浙大博士孟伟兼职送外卖上了热搜后,出面道歉:“我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对不起。”
大卫·格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曾给出过另一套选择标准——
“狗屎工作”往往是蓝领工作,从业者不仅工作辛苦,并正因此而被人瞧不起,但是起码他们知道所做的事情是有用的。
“狗屁工作”则是白领工作。他们被视作专业人士,被荣誉、声望围绕,内心却清楚:自己什么成就都没有。
钱、工作、学历永远互相拉扯。白领还是蓝领,年轻人自有答案。